8歲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案例:
媽媽,晚上十點了,我玩了一會兒玩具,好想馬上回家,可是家里有客人進來,想起來他才5歲,那天她要去超市,正好一個朋友有件玩具,她就對我說,快讓她媽媽到買什么,帶著她去超市。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是那個媽媽只是讓她看這件玩具,而不是買她要看到的那件玩具。
很明顯,就是她媽媽不理解孩子的行為。
在媽媽眼里,孩子什么都需要自己來管,別人來告訴自己的孩子怎么不聽話。
在我們的孩子眼里,這是一個自私的行為,而父母卻絲毫不懂得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所以他們常常將事情歸結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做到什么都是最好的。
想要孩子變得優秀,首先要自己優秀,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
媽媽當初是怎么做的,孩子如今怎么看
媽媽的每一次情緒變化都會影響到孩子。
所以,想要孩子變得優秀,媽媽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性格,改善自己的脾氣,用溫和的語氣對待孩子。
孩子從媽媽身上學習到如何處理情緒,如何處理問題。而這也是孩子以后遇到問題時,能夠快速調整的關鍵。
有句話說的好,吼罵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是把孩子的潛力,給澆滅了。
所以,當我們想要孩子變得優秀時,先要管住自己的情緒,管住自己的嘴,不對孩子大吼大叫,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信任。
3、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所以,家長不妨蹲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一個善良的孩子可以說出來,不聽話的孩子就可能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簽,這種標簽讓孩子產生一種認知錯誤,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變得更加自卑、敏感、脆弱。
想要孩子有好的性格,家長不妨先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理解孩子,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而讓孩子懂事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懂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孩子自然也會變得更加的懂事。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也是從孩子時期開始,家長就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如何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呢?其實和孩子的童年息息相關。
1. 多帶孩子出門玩
父母每天有空可以帶著孩子出去玩,跟孩子一起在外面玩耍,如果有一些意外情況出現,要讓孩子及時的適應環境,并且跟孩子說:“我在這里等你的好消息”,孩子想要什么樣的父母就給什么樣的回饋。
2. 為孩子樹立信心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他不明白的情況下,如果有突發情況出現,父母可以及時給孩子打預防針,讓孩子有一個緩沖的時間,在穩定的狀態下慢慢進步。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進步的,不要盲目的自信。
3. 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父母陪伴孩子,其實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當孩子跟父母分離時,他們也需要父母的安慰,讓孩子覺得有父母的愛,自己是被拋棄的,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缺少安全感。
因為,父母永遠都會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時候,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愛和需要放在孩子的身上,卻忽略了自己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
只有愛是不夠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給予的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的愛充滿感激。
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信任父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才會主動的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內心,一起分享快樂。
結局也許會大不同,但是父母的愛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焦慮,親子關系也會因此得到良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