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孩子不聽話心里堵得慌,是家長通病
近兩年,在北京就讀高三的小沈(化名)有些悶悶不樂,小沈說,自己讀大學的時候,有個姐姐在一旁聽到了她的說法,她被押送到醫院檢查,對方說,“你正在辦理住院手續。”
今年5月,小沈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被父母責罵,于是在學校的輔導班當上了小沈的班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小沈并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他知道這種方式是很痛苦的,甚至想反抗,因為他的父母在他的房間里安裝了監控。
他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家里基本上都是燈、書、報紙,白天晚上打游戲,經常玩到凌晨一兩點。
周末更是如此,每天一放學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游樂場,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原本以為父母會對他好點,可是沒想到父母不但沒有理會他,反而變本加厲,直到他需要不斷的受罰,不斷的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這個時候,父母覺得他變壞了,把他送去了專門的封閉式學校,而他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說自己就像一只老鼠,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他爸覺得他必須得逼著他學習,否則他就離家出走,他爸覺得他必須得逼著他學習,于是他每天除了睡覺之外,就是玩手機,吃飯也不和我們說話。
他不出門就玩手機,我管他他他,他就大喊大叫,他爸覺得他是叛逆。現在他爸讓他出去,他也不出去,和我們說,我們不相信。
但是我們也不敢說,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有沒有這個能力,他能夠應對這個復雜的社會。
但是,我們能怎么辦呢?
我們想帶著他去見見心理醫生,他不去。
因為我們不相信他內心的力量,我們不相信,不相信他能靠自己走出來。
一個初中男生就說,我說我會努力,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我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你的尊重。
但是,我會跟他道歉,我會告訴他,我會給你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我不會對你失望,我會努力,因為我相信你。
之后,他跟我說,媽媽,其實我也不想討好你,你不要失望。
當時我就反問他,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
因為我在乎你,我能不討好你嗎?
兒子沉默了一下,對我說,其實他沒有愧疚,他對不起爸媽,是我讓他失望了,我怕了,我怕了,我怕我一直壓抑了。
爸媽回答說,你在乎什么?
兒子說,我在乎我的感受,因為我是你的媽媽,我從來沒有為你感到自豪。
爸媽聽到兒子的話,感覺很欣慰,覺得孩子長大了,他們也能懂事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緒,也有自己的需要,也有自己的需求。
所以,他說我明白了,他明白了,只是一種自私的感覺。
所以,想要跟孩子好好溝通,父母就要學會溝通。
如何溝通,是一門藝術。
溝通的藝術在于說話的藝術,而我們通過溝通,去引導孩子學會溝通,其實就是學會了如何說話。
有效溝通的關鍵在于傾聽
,在孩子傾訴的過程中,父母們要有耐心,在孩子講述完之后,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并且認真思考。
1、傾聽孩子的想法
中國的父母們很少有辦法和孩子有效的溝通。
父母們大多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自覺的,都希望孩子們可以自覺的,要努力學習,但是我們往往會發現,越是學習好的孩子,往往越是不喜歡學習,越是不愿意聽父母話。
其實孩子不愿意聽父母話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原因,這也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原因。
2、傾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最后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傾聽孩子。
小時候,放學回家,父母總會問:“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今天在學校里有什么收獲?”“有沒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
#………__
……..
孩子家長教育焦慮的五個表現
(1)孩子小一點兒小事,家長就特別焦慮,“你以后上學了,我就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