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時候是叛逆期,這是個超長的假期,孩子的青春期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稱之為“暴風驟雨期”。在此期間我們不可能陪伴他們一世,我們只能給他們經歷,為他們留出成長的空間。
小朋友們可能在初期因為學習壓力,面對家長的關心,會有失落感,他們也許開始不耐煩,開始想和家長多說幾句話,而這種情況是必然的,因為每一個孩子在青春期都會出現。我們不要想著去改變他們,而是應該首先去改變自己,看看我們是不是能夠做到。
一、我們要學會包容孩子的青春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 包容他們的與眾不同
青春期的孩子會有一些叛逆,如上面那位媽媽因為孩子的身高變化,把她氣得嘴巴閉上嘴,大概在想到什么時候我是孩子口中的這個媽媽。她對孩子的行為產生了懷疑,可能會覺得孩子剛好和自己對著干,又或者對自己過于強勢。但如果我們能夠寬容一些,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讓他們在嘗試著慢慢成長,如果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那么他們就會有一種探索的欲望。
2、讓他們多去感受生活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如果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家人對他的關愛,就會更加渴望獲得這種安全感。如果孩子總是被父母、長輩的愛包圍,那么孩子就會失去了安全感,就會變得焦慮,就會變得敏感。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溫暖,這樣他們就會茁壯成長。
3、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當孩子出現焦慮情緒時,我們可以通過情緒的表現來識別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
父母不要忽視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如果孩子有焦慮情緒,父母應該及時的幫助孩子疏導,幫助孩子,讓孩子早日脫離困境。
我們應該明白,當孩子出現焦慮的時候,內心敏感脆弱,想法消極,甚至會為此頹廢,頹廢,消沉。
當孩子出現這些不好的表現時,我們要及時的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找到問題的根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三、父母的關注力度要做好這三點
1、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不要用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也要及時引導孩子糾正,比如,當孩子主動和父母討論生活中的事情時,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要問孩子“發生了什么事情?”
當孩子學會使用好情緒基礎上的表達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也就不會亂發脾氣,就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2、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遇到事情先讓自己冷靜,不要想著把孩子罵一頓,然后揍一頓,就算完事了。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要講究方法,不能只顧著發泄情緒,而不去管控孩子,不能只管孩子。
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能一味的責罵孩子,應該多跟孩子談談心,在孩子犯錯時學會傾聽,聽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一味的懲罰孩子。
當孩子做錯事,家長應該讓孩子懂得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只有犯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學會控制情緒,學會正確的溝通,學會接受自己的錯誤。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會知道界限,這樣的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