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手抄報大全
陽光驛站
是上海市資深心理咨詢師、正高級教師、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員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覺得如何 的去參加心靈成長”
主題活動,由社區心理服務熱線中心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情況
“我今年9月上小學三年級,自從妹妹出生,我便對妹妹很關照,雖然妹妹不在身邊,但是我和妹妹經常聊妹妹的事情,她開心我也開心,我和妹妹的關系更親密了,讓我更有幫助”
“爸媽做一桌好吃的,都會成為我點滴的付出。媽媽給我買的禮物是電飯煲蒸包子、燉梨子、蛋糕,還經常幫我拿牛奶、削蘋果等,這讓我更有成就感,從而擺脫了自卑感”
“妹妹的房間收拾得很干凈,我也愛整潔,我發現妹妹很貼心,平時很少哭、不亂發脾氣,有時候我在工作的時候,她也能照顧妹妹,她不容易忽略,哥哥還會照顧她,我也經常會幫助妹妹”
“妹妹的房間整理得很好,我發現她有很多垃圾袋,我給她準備了一個袋子,里面有很多垃圾,會丟掉一部分,最后壞掉的都會很干凈”
“我和妹妹都很愛干凈,”
這樣的表揚,讓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她也就更愿意積極地面對自己的行為。
03
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要先揚長避短,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去表揚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們家很誠實,媽媽是因為誠實,媽媽就不撒謊。
那么孩子就會更好地形成一種品質,那些說謊也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即使是撒謊,也不要過度放大,哪怕是善意的謊言,都值得鼓勵,更需要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永遠都是那個誠實的孩子,這才是最正確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筆者心語】
當孩子身上出現這4種現象,家長要注意,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而不是打罵孩子。
1. 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
就像上面所說的,孩子之所以說謊,是因為有一些對于孩子來說,自己不懂的東西,不愿意去面對自己所不確定的事情,而出現的一種心理問題,這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要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讓孩子自己能夠學會面對自己的問題,并且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很有必要的。
2. 叛逆期不聽話,更加打罵
孩子一旦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基本上他們心中所有的怨氣都會通過一系列的方式爆發出來,其中的沉默就是最不聽話的表現。他們可能一整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愿意和家長交流,他們可能會做一些極端的事情,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沉默不語,對任何人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們更加渴望與父母溝通,而父母卻沒有及時的去給予孩子回應,這樣的陪伴其實是非常不恰當的。他們會認為手機就是他們的陪伴者,而不是自己的陪伴者。這會讓孩子非常的失落,因為他們知道就算自己不跟他們交流,爸爸也不會回來,因此他們會更加的失望,時間長了之后甚至會發生一些極端的事情。
2. 會把自己的事情當做“游戲”
當家長看到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的時候,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想要去了解事情的好奇心,所以當家長把手機給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去模仿游戲中的角色,然后拿著手機說:“媽媽,我想玩游戲。”
因為這個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在搗亂,于是家長會將手機給到孩子并且允許孩子玩。
這其實是很不正確的方式,手機是用來查閱資料的,可以讓孩子查閱資料,但是不可以玩游戲,如果孩子有正確的認識,那么孩子對手機的欲望就不會那么強烈,可能孩子就會和家長產生矛盾。
家長要想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手機不是用來查資料的,也不是用來娛樂的。
這樣孩子就不會沉迷手機了。
家長也不要過分溺愛孩子,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平時在家里玩耍,突然被父母送到學校,沒有了玩伴,會有很多的不適應,會有些失落感。
家長要做的是在時間上和孩子進行約定,在學習時間上讓孩子嚴格一點,玩手機的頻率,慢慢地減少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次數。
孩子能夠在父母的監督下,能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也能夠減少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欲望。
家長不要過度焦慮,正確面對孩子玩手機,才能讓孩子自覺遠離手機
1.讓孩子正確看待手機
家長要正確對待手機,家長不能把手機當做“敵人”,在孩子面前不能玩手機,家長要以身作則,
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機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遵守時間表,一起制定合理的手機使用時間表,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是在培養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