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特點:
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過程,相當于前幾個階段,是以自我為中心,又充滿了探究的天性。他們的觀點開始萌芽、直來直去,大膽沖動,喜歡嘗試,要求追求自我。不聽話,難以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即兒童反抗期。他們具有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各種行動獲得“我的事情我做主”的感覺,憑著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做事情。
這時,他們雖然不再滿足于父母的安排,而是自己的心已經成人化,有了一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我是大人,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時候,才會出現大人所希望的“孩子就該聽我的”、“大人就該管束”的叛逆行為,不聽就打,不聽就罵。
但其實,此時此刻的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自控力,有了自我的調控能力。此時的他們雖然還是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也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父母在這個時候,就要拿出家長的威嚴來,對他們進行管制。
這時的孩子,最喜歡做一些離譜的事情。
像:撒謊、逃課、早戀、看小說、玩游戲、打架、談戀愛等等,如果父母無法管教,有的會演變成家庭暴力,讓孩子更加叛逆,不好好學習,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戀愛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正確引導。
父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引導孩子,有哪些行為可以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呢?
1、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都會有不同的“結局”,關鍵在于父母如何看待和引導。
《不可思議的媽媽》中就有這樣一個“好媽媽”:
因為關愛女兒,所以她會努力學習,希望能夠去國外留學,有一天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但這種控制欲讓她沒有時間和機會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因為很多事情都在等待著自己。
當她終于給了孩子充足的機會,也給了她孩子選擇的權利,才發現孩子其實在身邊,就是她的鏡子。
在一次次地失誤中,女兒開始了自我化的發展。
她對于這些,非常感謝自己。
她開始學著去面對真實,去追逐那些她想要的。
當她終于重新找回了自己,才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而不是那些所謂的成績。
那一刻,她所有的尊嚴和夢想,都在她的心里。
從微博上看到女兒北大清華學霸的分享,才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學習,其實都是在培養自己。
唯有學習,讓自己真正的快樂、活出自己,才能影響到別人。
作者一直在強調,我們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意義,而不是僅僅是考高分。
所以我今天要寫的,是關于這一點的,不僅僅是關于學習,學習成績的,還有很多方面的。
在生活里,不是所有人都能保護好自己,可以說保護自己的是身邊的每個人。
學習成績只是一個人的努力程度、方法、學習方式等,而不是一種可以被代替的東西,它沒有標準答案。
當然,生活里也不可能處處都有學霸,但是學習成績的好壞,卻完全取決于學習態度。
孩子的學習態度,決定了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所以我們家長更需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2、讓孩子能夠有興趣學習
很多時候,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是他不喜歡學習,而是他沒有找到學習的快樂,對于家長來說,更多的是束手無策。
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只有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才能在下一次考試中,不至于太緊張,才能有更多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3、告訴孩子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
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不是他不聰明,而是學習方法不對,對知識掌握得不扎實。
在幫助孩子制定學習目標時,可以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學習狀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
當孩子達到目標后,會非常有成就感,更有自信心去完成接下來的學習。
當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時,自信心也會增強。
3、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父母不能強迫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的事情,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孩子自身情況,在孩子能夠完成的情況下給予幫助,比如做語文作業時可以讓孩子幫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語文作業完成后可以讓孩子去看半個小時的電視或者看一個小時的紀錄片,或者做數學練習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