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天天發火,總是跟我們對著干,在公共場合故意大喊大叫,如何與小朋友和睦相處?孩子不肯收拾玩具天天遲到,怎么辦?孩子不理解學習很苦,如何學會這些等等。
——前幾天,一個家長來找我訴苦,說孩子作業不認真,經常遲到。我理解家長的心情,自然不愿意這么累,但是還是不放心,因為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不要著急,因為你可以幫他。
孩子不聽話,有兩個原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一個原因:不愿意認識字
孩子沒有學會認識字,因為孩子不認識字,所以不會正確的認識字,于是他就會亂發脾氣,亂扔亂扔,不聽話,讓家長煩惱。
第二個原因:討厭父母的嘮叨
聽著父母的嘮叨,孩子往往不領情,覺得父母的嘮叨啰嗦啰嗦,跟聽不見一樣,這就是孩子“認為嘮叨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父母的嘮叨,過多的干涉和強調大人的事情
孩子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是非觀的時候,很多事情要憑著自己的想法去做,大人不要過多的干涉,更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嘮叨,只能引起他的反感,讓他不滿,讓他反感。
比如孩子不寫作業,不要過多的嘮叨,讓他自己去學習,而是需要他自己去完成,即使沒有完成,他自己也不愿意去檢查,家長要盡可能的去鼓勵他,即使他有錯誤,孩子也不至于過分的緊張,要讓他自己去糾正過來。
第四個原因: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過分的重視
“雙減”政策的實施,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家長也不用再去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了,而是給孩子安排了很多補習班,每天早上5:30起床,晚上10:30休息,孩子每天除了補課,就是睡覺。家長過于緊張了,壓力很大。
所以,孩子的壓力大的時候,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學校,不能像在家里一樣,家長只管他的學習成績。
即使是考得好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在外面說孩子考了好成績,再多鼓勵都沒有用。
學習不是件輕松的事情,考好成績也很難。在學校里,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在家里,一切都要比在家里好。
學習更需要勞逸結合,不能把學習當做任務。
學習也是一樣,讓孩子覺得學習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卻又不能讓孩子感受到這種痛苦,對于學習,也許更在乎的是成績,在壓力。所以,家長也要正確引導孩子。
首先,幫助孩子放松
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個理想的狀態,他也想考好,只是他沒能做到。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放松,讓孩子有一個放松的學習環境。
其次,讓孩子吃點苦頭
也許是一直以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一直以來,都被家長所推崇。
但是,在一定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很多孩子都在日復一日的苦讀,這就很難堅持下去。家長要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孩子定位自己,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鼓勵孩子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
最后,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一些考試技巧
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考試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實力和努力是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那么,面對孩子考試怯場,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
1,看孩子的能力
平時成績的好壞,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孩子平時的學習情況,因此家長一定要看孩子的能力。
如果孩子是因為對于考試結果過于緊張而產生怯場的話,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的鼓勵,讓孩子重拾信心,從而更加努力。
2,不要過多的責備孩子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緊張,就會不停的去責備孩子。而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更加的焦慮,對于孩子的信心也會有所降低。
3,鼓勵孩子
平時的考試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該給孩子適當的鼓勵,讓孩子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對于每個家長來說,都希望孩子能夠考出好成績,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升成績,所以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會感到非常的辛苦,所以我們要適當的鼓勵孩子。
4,讓孩子不要過于看重成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而孩子的天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孩子真的覺得自己考出好成績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那么家長就應該對此給予適當的鼓勵,這樣的話,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會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家長們在鼓勵孩子的時候,應該掌握好的技巧和方法,讓孩子自己去學習。
雖然說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是讓孩子多一些選擇,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的優劣,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們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的話,孩子們的成績提升的效果也會比較明顯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會感覺到成就感。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采取“硬碰硬”的方式,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會有家長選擇讓孩子自己去打,這樣孩子就會明白自己做錯了就會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