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少年心理咨詢醫院主任程嘉文介紹,青少年的學習壓力主要來自社會的評價,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身在這個群體里的青少年,特別是女孩,在受到了社會評價和學業成績的壓力后,更容易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態度。
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如成績不好、跟不上、對學習沒有興趣等,從而讓他們產生挫敗感。而父母對待孩子學習上的失誤,更多的只是在結果上給予肯定,而不是過程上的指導,因為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失敗,感受到了挫折,那么就會產生放棄的念頭。
一位清華學霸曾說過:“在我小的時候,我的成績并不是很好,所以爸媽常常批評我,”父母的態度對她影響非常大,直到現在,她一直在咬著牙,從來不提任何讓自己驕傲的事,但她真的很優秀。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讓她明白學習的意義,并不是說她一定要考上清華北大,而是希望她以后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而不是每天按時躺在家里玩手機,不務正業。
所以,讓孩子自己去學習,父母就該以身作則,在該學習的時候就讓孩子去學習,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的榜樣。
04
做好榜樣,讓孩子在受激勵的環境中成長
不得不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就不像董卿說的那樣,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卻做不到。
比如說,“父母要你好好讀書,你就先不讀”;“父母要你光宗耀祖,你就不能光耀門楣”………………
但這樣的話,就別非說孩子一定要爭口氣,父母也該換位思考一下。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對夫妻,和自己都不上進有什么特點,但孩子的成績卻非常優秀,那就不是父母的功勞。
父母的教育兒女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父母這種說辭,孩子真的是明白嗎?不懂得他們的苦心,也會讓孩子更加瞧不起父母,變得不愿意與父母溝通。
所以,想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要學會愛自己。
學會愛自己,有潔癖的媽媽,孩子自然不會差。
與其抱怨媽媽的壞習慣,不如試著自己努力工作好,照亮自己的生活,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再好的老師,也不可能對所有人都說的那么熱情,但對于一個只知道工作,不怎么看得見的媽媽,更加糟糕。
你可以努力工作,或者為了家庭,也可以遠離怨天尤人,自己和家人多一點點空間。
別總是抱怨,媽媽累了,家和萬事俱備。
小晴的媽媽本身就是一個家庭主婦,這個職場的女性,確實也不容易。
但小晴也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在學校里,她也不被老師看好,總被同學瞧不起。
班級群里的議論紛紛紛紛紛紛,媽媽是個護士長,比較事事多,總喜歡出頭露面。
為此,媽媽總是欺負小晴,因為小晴總是覺得班里的同學瞧不起她。
最近一段時間,小晴變得很敏感,總是胡思亂想,甚至會覺得自己好像被媽媽當成空氣一般,每次上課時,都變得十分緊張。
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得很認真,同學們都在看著自己,可小晴聽得都像閉上眼睛一樣,想東想西,下課時又沒有勇氣回答問題,就想要睡覺。
結果只是考試成績下滑了50名,班主任找了家長談話,談話的主題就是學習成績,小晴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感覺壓力很大,晚上睡眠不足,白天上課昏昏沉沉,到了考試時就更加不想考試,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據小晴媽媽回憶,當時她還想要跳樓,不想活了,因為她覺得自己不配活著。
2、父母吵架,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
父母爭吵的原因,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比如孩子很害怕、很恐懼、很難過、很焦慮,如果父母的關系不和諧,經常吵架,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孩子對學習的恐懼,來自于父母的爭吵、父母的爭吵,會對孩子內心造成極大的沖擊,很容易讓孩子因為恐懼而變得焦慮、緊張。
父母爭吵的聲音越大,孩子的內心就越緊張,就會引起心理障礙,導致孩子出現心理疾病。
3、學會正確的育兒方法,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離婚的時候,孩子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害怕自己。
同時孩子的安全感來源于父母的關系,如果父母的關系不好,經常吵架甚至打架,孩子會產生極大的不安。
這樣的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懷疑,慢慢地封閉自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性格也會變得內向。
4、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必須要學會正確的教育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內心感到恐懼怕,從而變得膽小怯懦。
父母要知道教育孩子,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會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