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自測題
權威大講堂
1、什么是叛逆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叛逆期指的是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叛逆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叛逆期,以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
2、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1、要接納孩子的變化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內心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父母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叛逆期。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法》
中,也有這樣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代表著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成長需求,家長需要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在《叛逆期心理》這本書中,就介紹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不同特點,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不同時期的不同時期心理。比如: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出現叛逆期,像大家口中的“可怕的兩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什么表現呢?就是“不聽話”、“唱反調”、“不配合”,很多父母認為是孩子的“叛逆期”,但實際上孩子的叛逆期并非是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第三個叛逆期是三歲。
處于三歲階段的孩子最大的表現就是自我意識萌芽,他們想要自己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自己的事情,而父母不讓孩子去做的事情,他們反而會去做。在叛逆期的孩子看來,這個時候父母就是自己的權威。他們會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父母不能拒絕,也不能否定,他們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孩子不聽話,父母不要總是一味的打罵孩子,想要給孩子立規矩,但是自己的權威必須要建立,孩子聽話懂事,是他們唯一可以做的事。這也是教育最保險的方式。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教育方式,教育的效果不一定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打罵孩子的時候,孩子很倔強,也許會反抗,但是父母覺得很幼稚,對孩子進行打罵會讓他們認為自己是父母,自己沒有權利。
孩子不聽話,對孩子的危害,有很多,父母要了解。
1、叛逆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當父母看到孩子不聽話,更多是會擔心孩子的性格會出現問題,但是孩子叛逆其實是自我的一個成長。這個過程,也是父母在教育中需要教給孩子的。
如果父母能夠好好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也會更加優秀。父母有的時候也會更加理解孩子,能夠更好的陪伴孩子,幫助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打罵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
2、 父母過于寵溺孩子
現在的社會上,人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在家里的時候,父母會更多的考慮到孩子的情況,而且是有求必應,
如果父母有求必應,很容易讓孩子變得任性。
為了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可以在家里安裝一些障礙物,比如積木,積木塊兒,繪本,書籍等等。這些游戲玩具都是可以很好地為孩子提供給孩子感官刺激。
3、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當孩子有自我意識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對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會堅持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不一致時,父母可以考慮一下,多讓孩子自己選擇,也許孩子會因為積木塊兒更加的好玩兒,對于積木塊兒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就會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當看到媽媽要拿走自己喜歡的玩具時,孩子會說:“我喜歡那個玩具,我要那個玩具。”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決定,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的思維。
4、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
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孩子在進行自我意識的成長時,往往會有自己的想法,在孩子想做一些事情時,父母總是會支持孩子,然后去做。
但是父母千萬不要扼殺了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讓孩子在獨處的時候,將自己的思考方法全部都說出來,而不是直接在父母耳邊,父母只會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應該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父母的情緒只會積攢下來,如果父母的情緒沒有被控制住,就不要對孩子做出任何的反應,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
孩子叛逆的表現就是對父母的不理解,父母應該適當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的獨立,但是如果父母的情緒過于急躁,也容易導致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選擇,導致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舉動。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幫助的,而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的好情緒能夠讓孩子感到快樂,有助于孩子轉變成性格,也能夠讓孩子更加的自信,但是父母如果情緒失控的話,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嚴重的話還會讓孩子變得叛逆,變得不聽父母的話,從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叛逆,所以父母要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么父母要做出一些改變,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