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A. 4~7歲:天真爛漫、好奇心強、好動、喜歡冒險、不服從權威、好賭、虛榮心強、不孝敬老人、叛逆、有暴力傾向、打架斗毆、說謊、破壞、欺騙、對人沒有同情心、盲目性、貪圖享受等,都是青少年犯罪的標志。
B. 5~8歲:天真爛漫、善良熱情、好學上進、富有同情心、自尊心強、合作意識強、重感情、重道德、重智育、重身體健康、重才藝、輕心理健康。
最根本的還是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了他幸福生活,為了他終身學習,為了他身心健康,為了他將來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讓人成為最賢良的人,而是教人懂得做人的幸福,做人的快樂。所以,要在他還沒有生孩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做人的道理,讓他做正確的事,教他什么是真正的人,教會他尊敬的人,這樣他才能明白人的良苦用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思想、有熱愛,不懂得關愛,不懂得尊敬師長,不懂得付出,那么他的人生會是苦的。
03
就如美國總統威爾遜所說:“我從未見過一個勤奮的人抱怨他人,我也從不考慮自己的出身,我從不考慮自己的家庭情況,只要一工作的時候,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我不需要考慮是否有權利,我的生活要由自己去創造。”
所以,當我們把學生的成績看作是一個人的本事時,他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長。
03
可怕的是,“偽學霸”,有了這些“好學霸”就失去了未來
沒有了“好學霸”的基礎,就沒有了未來
教育界有句諺語:“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初中更具有欺騙性,高中更具欺騙性。”
進入高中后,隨著孩子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面臨著高考的殘酷競爭,很多孩子開始對成績出現了一種迷之自信,但是隨著成績的下降,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逐漸消退。
其實,對于“學霸”來說,成績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表現,更多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不斷地發展,所以,作為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面要多一些引導和啟發,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1.對于“學霸”,他們不會害怕考試
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因為一些成績而遭受到更多的打擊,父母也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應該太過分,因此,他們總是會對孩子的學習十分重視,尤其是一些學霸父母,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同樣也會格外重視。
畢竟自己的孩子就是學霸,他們會因為某一方面的好而欣喜若狂,所以對于學習上面的一些事情都會感到十分的感興趣,然而,在孩子在學習上面的這些“小動作”,他們卻并不擔心,因為家長對此也是非常的在意的。
孩子如果犯了錯誤,家長會覺得孩子不聽話,甚至是不想改正,
可是孩子如果犯了錯誤,卻從來沒有人去教育,甚至有些家長會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多多少少還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一下問題,畢竟這是他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2. 學會尊重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讓孩子按照家長所說的去做,而是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
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樣的話才能夠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避免孩子出現更加嚴重的叛逆的情況。
3. 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因為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去選擇不同的方法,所以只有讓孩子學會和自己進行溝通,才能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的了解自己,讓他們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去選擇自己的人生。
我們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和孩子進行一定的溝通,這樣才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幫助,也能夠讓他們的心理變得更加的成熟。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