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詢醫院就診率的增高,應引起各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但是什么樣的情況才是最好的呢?
目前心理咨詢門診接待的心理咨詢量,普遍存在著情緒和精神障礙,不少患者都處于反復的抑郁狀態。
專家建議,青少年抑郁癥患者需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不僅僅需要藥物治療,更需要家屬的陪伴和理解。
一、 什么是抑郁癥?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公布的抑郁癥發病率和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
很不幸,《美國醫學會雜志》上公布了一份2017年、2018年和2018年的兩項數據,雖然我國統計的數據有待完善,但總體來說,在北京的自殺比例是最高的,
據統計,抑郁癥患者平均每分鐘就會有8%的人死于自殺,還有大約8%的自殺未遂。
專家表示,青少年抑郁癥的發病率確實一直呈上升趨勢,但抑郁癥的發病機制是復雜的,且目前還沒有辦法準確界定究竟是抑郁癥還是單純的抑郁癥。
當下,青少年抑郁癥已經被“污名化”了,據新聞報道,18歲的少年小張在疫情期間被確診患上了抑郁癥。他不能正確、正確、客觀地認識抑郁癥,不能正確對待每一種疾病,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當患病的事實嚴重時,要積極采取措施,幫助孩子擺脫疾病。
“愛”是一種力量,積極主動地給予孩子愛,對抑郁癥患者的病情穩定來說,也是重要的一環。
在治療抑郁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認識和理解抑郁癥患者,關心患者,合理的治療
,不過度的壓力會讓孩子的情緒出現波動,自我調節和接納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2、了解抑郁癥的“內心世界”
,如果孩子患有抑郁癥,不要盲目給孩子貼上“抑郁癥”標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積極的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對孩子的病情及時進行干預。
3、給予孩子及時的鼓勵
抑郁癥患者,本來就非常敏感,而且缺乏安全感。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告訴孩子家長給予他們的關心和鼓勵是他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只有責罵和懲罰,這樣的方法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導致孩子更加自責。
4、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
抑郁癥患者,本來就敏感多疑,會覺得周圍人對自己指指點點,情緒波動很大,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平時一定要多多給孩子以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慢慢就能行,慢慢就會好起來。”“你可以的,一定可以的。”等等,這樣會給孩子一個強大的心理暗示,慢慢地孩子就會恢復自信。
當孩子真的生病,需要莫大的勇氣去面對,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
家長的心態,一定要客觀,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輕易原諒我們!所以孩子出問題了,家長需要有擔當!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也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長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拒絕,即使是錯了也要學會勇敢的接受,沒有人愿意養出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作者簡介:王莉,全國家庭教育高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高級心理咨詢師,濟南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高端私人心理顧問,山東省廣播電臺多平臺特邀心理嘉賓,百度特邀心理嘉賓,著有《新時代的婚姻》《完美關系》等7部書籍,十多年致力于心理學學習與傳播,已出版了15部小說,被譽為“能治愈的心靈”、“不會傷害的心靈”、“不用遵守的紀律”、“沒有亂發脾氣的權力”、“講規則的自由”,在公眾號里,“尹建莉家教館”以獨特的視角為你解讀,用專業的方法為你解讀每一位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以愛為本質,“你問我答”,助力你打造家教智慧,打造家教智慧,學會做孩子心中有光的好爸爸。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