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春叛逆期,我們的父母總是把孩子青春叛逆期的行為與青春叛逆期劃上等號,然后孩子在成長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叛逆、頂嘴、不服管、打架、逃課、逃學、早戀、離家出走等。孩子行為叛逆的主要行為表現在:不想上學、不愛讀書、脾氣暴躁、撒謊、脾氣不好等。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情況,建議您及時就醫。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心理特點
是影響孩子和父母關系的
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并不意味著孩子就會叛逆,只是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在青春期的反應會有所不同。我們說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不是真的“不聽話”,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而已。
有些行為在家長眼中看來,可能是“不聽話”
。孩子以前很聽話,是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但青春期的孩子在經歷了那個階段,會開始變得和以前一樣,如果他們沒有到青春期的時候,是無法用溫和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的。
比如:孩子放學回到家里,書包一扔,就一頭栽進沙發上開始打游戲,催促他馬上去學習,孩子就說:“你能不能不要再催我了?我都要考上大學了?!?/p>
家長心里都有一個疑問,但還是說了一句“我有什么事兒你才催我?”
那就能把這種溝通方式用在和孩子的溝通上,出現了問題,我們要換一種方式和孩子溝通。
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真的想我當然也會努力學習,希望我考好成績”,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那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好好表達呢?
你可以這樣說:
“孩子,你能告訴爸爸媽媽你為什么考不好嗎?你希望我考好,但是由于你爸媽從來沒有陪你過一天,所以也不關心過你的學習?!?/p>
當然,也可以直接和孩子說:“爸爸媽媽有沒有罵你?爸爸媽媽很愛你,我們怎么可能不會罵你?”
或者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經常在你身邊,你可以對爸爸媽媽做什么?”
孩子想了一想,說:“嗯,我可以不考不好的?!?/p>
這就是反饋的作用。
反饋的方法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來進行,需要父母盡可能多與孩子“演習”,把每次孩子考不好的原因,用反饋的方式告訴孩子,并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解決辦法。
父母在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可以說:“我發現你還有這個方法,再試一次吧!”
鼓勵的方式會讓孩子更有動力,而鼓勵的背后是孩子的進步,父母一定要對孩子的進步多鼓勵,孩子會從父母的鼓勵中感受到力量,對自己的力量會有更多的信心,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更多的信心,從而更好的進行下去。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夸獎方式,希望能對父母們有所幫助:
1.表揚“努力”
2.對孩子的努力表示認可
3.不要進行說教
4.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
5.通過贊美的方式鼓勵孩子
6.適當的夸獎,讓孩子更有動力
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貼標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父母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自暴自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孩子的夸獎不要說太多的“你真棒”,可以說“你做的真好,繼續努力”。
孩子不喜歡聽到這些表揚,會覺得有些別扭,會覺得父母沒有認同自己,也會覺得父母并不愛自己,所以說的話他們不會再聽。
家長們更要懂得給孩子鼓勵,鼓勵孩子,這樣的效果才會更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