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壓力問題有多大?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心理咨詢師患病率達到4.8%,臨床咨詢量約為3.3%。
另外,還有個比較典型的現象:一些高學歷的父母總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經常會把壓力傳導給孩子,期望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他們對孩子的要求高,希望孩子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能力,這種高要求的高期望就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進而讓孩子產生一系列消極的心理暗示,如同“我就是一個笨蛋”“我就是個傻瓜”等。
然而,我們不要把這樣的觀念傳遞給孩子,比如經常給孩子說:“你怎么就這么笨?”“你是豬腦子嗎?”等類似的話,這會導致孩子自卑,否定自我價值,形成心理暗示,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笨蛋,“我是一個不行的人,我是一個很笨的人”。
家長們不能以偏概全,認為孩子天生就是笨,將來也學不好。家長的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會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進而會讓他們產生“我真的不是讀書的料”“我沒用”等消極的想法。
2、要讓孩子正視學習的意義
我的孩子之所以表現出學習缺乏主動性,一方面,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另一方面,他們對于學習還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也不想付出。
這一點,我想很多家長都會有體會。
學習對于孩子來說是他們未來最重要的事情,學習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家長們往往會忽略孩子的這一心理和感受,
或者是對于孩子的一些想法和想法的理解并不全面,
就會導致孩子的錯誤和不認真。
所以,家長們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所在,這樣才會對孩子有更多的鼓勵。
而當孩子有了積極的想法以后,家長們就可以適當的鼓勵一下孩子,給孩子更多的信心。
2.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家長們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信心。
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家長們就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外面看看,或者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學習。
家長們自己也要有能力,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上變得更加積極。
3. 及時的鼓勵孩子
當孩子的學習成績受到一定的影響以后,家長們就要及時的鼓勵孩子,告訴他這次的成績并不能說明以后的人生。
只有通過鼓勵,才能讓孩子知道,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
孩子的學習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也不能一次性就提升成績。
多鼓勵孩子,孩子的信心也會更加充足。
結語
孩子不想學習,或者是真的是不喜歡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習過程中的失敗。
那么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把這種失敗變成一次性的成功,讓他看到這種成功的喜悅。
讓孩子更有成就感,才會更加努力,不因為一次的失敗而沮喪,不因為一次成績的下降而沮喪。
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更有信心
隨著孩子年級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出現越來越差的趨勢,這時候孩子們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的情緒。
當孩子的成績下降,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并且要給孩子安慰,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讓孩子知道成績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孩子不斷進步的。
三、改變孩子的學習方法
孩子的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有的孩子,學習的時候,會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而這個時候,又會因為學習的時間少,就開始對學習不感興趣,有的孩子會因為學習的時間短,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會想到孩子貪玩,不認真學習,就會對孩子嚴厲批評指責,甚至打罵,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更加討厭學習。
我家孩子學習成績在班上也很靠前,最近一段時間,發現孩子總是喜歡調試,拿著手機,所以我就沒有把這個問題和孩子說,也沒有逼著孩子去上學,而是帶著孩子在家里,開啟了一段時間的家庭教育之旅。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相信我們都有了一定的經驗,作為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愛玩”的度,幫助孩子去學習,在玩樂中,引導孩子,去學習。孩子在玩樂中,更有動力,更愿意學,也就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績了。
2、掌握好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潛力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采用一種高高在上的狀態,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自己什么都要管。而這個做法就是拔苗助長,要去激發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潛力。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