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由教育部統一指導,并結合實際情況編寫的,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進行統一管理,供學生和家長選擇。
學生在學校的檔案里有各科的檔案記錄,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并收集學生的心理健康信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和教育。
同時也建議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與學生、家長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建議三、家校共育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指出,家庭教育促進法對于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意義。“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長的責任作出規定,比如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對教師的全職工作開展增量,教師的主要工作在教書育人,特別是班主任要提高班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學生能積極健康成長。”邊玉芳說。
【建議】
家長要對孩子的心理問題進行早期識別和干預
“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們要提高他們的抗壓能力,同時也要掌握孩子心理健康的規律。”邊玉芳說,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孩子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孩子的心理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對此有所關注,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此外,邊玉芳建議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關注孩子的思想變化,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讓孩子在愛的灌溉中豐滿自己的內心,學會與人相處。
【建議】
1.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學會獨立思考,正確對待網絡和游戲。
【建議】
1.家長要端正教育態度,積極引導孩子合理利用網絡,了解和控制使用網絡的內容,擴大孩子網絡的面積。
2.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創造良好的親子活動,使孩子有選擇性地使用網絡。
3.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認真對待孩子的每次網游、小說、電視等。
4.家長要掌握孩子們在網絡時代的心理特點,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能簡單粗暴地干涉,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絡,必要時還要加以引導。
家長們一定要利用好網絡這個工具,培養孩子的網絡素養,讓網絡成為孩子的學習利器。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