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心理健康的因素
其中,兒童青少年更易受到網絡和電子產品的影響,社交媒體上也充斥著大量暴力視頻和刺激的視頻內容,因此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行為因素,也促使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
根據其次,從醫學角度來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問題與學習成績的關系更為緊密,心理健康的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懂得如何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保持積極的心態,采用合理的方式處理焦慮和壓力。
首先,心理健康的孩子擁有較強的抗壓能力。他們能在挫折和困難面前鎮靜不前,保持穩定的情緒,對生活有較高的熱情投入其中;其次,他們善于思考,能夠在困難面前主動尋找解決方法,心理彈性且抗壓能力較低的孩子擁有更強的抗壓能力,而在這些孩子中,遇到困難也容易輕易選擇放棄,更容易因為各種挫折和困難而放棄。
其次,這些孩子能很好地處理學習壓力、生活中的困難,不會輕易地選擇放棄。
今年年初,一位廣州的媽媽送給女兒一條定制的QQ“錦鯉”。女兒考上了大學,在外漂泊無依,媽媽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女兒,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女兒的學業上,報了各種興趣班,參加各類比賽,甚至是航天夏令營,連體育課都不例外,女兒的體育課,更是如此。
在媽媽的高壓管理下,女兒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最后不堪重負,選擇了跳樓自殺。
本以為女兒的未來會就此止步不前,沒想到女兒真的自殺了。震驚了!震驚了!后悔莫及!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啊!這個曾經活潑開朗的孩子,竟然選擇了輕生!
不僅僅因為她的成績不好,而是因為她在學校遭受了欺凌。她不愿意回家告訴父母,她選擇了跳河自殺。而她的父母沒有想過她在學校受到欺凌。當她傷心難過時,媽媽不在身邊陪伴她,媽媽也不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孩子都認為,“他們就應該一直冷漠嚴酷,永遠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04
今年,一個男孩在手機貼吧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這個世界沒有人可以不哭泣,除非他深深地愛著我。”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從小被父母冷落的孩子,很難學會如何關注別人。
父母經常吵架的孩子,在童年時期的影響會比其他人更加嚴重,而且可能會發展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分享了她的故事。
從小她的性格就很敏感,直到長大之后,她的性格才慢慢變得乖巧。
她曾經在一次考場中說過,如果考得不理想,她就要承受父母離婚的痛苦。
因為不離婚,就意味著她會失去自己的生活,父母離婚是必然的事情。
她說她害怕這種生活會讓她難以忍受,直到長大以后,她才會有過這種體驗的。
雖然她的成績還算比較好,但是,她已經習慣了,因為父母的婚姻關系,她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在父母離婚后她就想要爭奪父母的愛,因為父母給她的是他生命。
她太渴望愛了,太渴望自由了,所以他總是在拼命地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有意思。
她想要一個物品,她想要別人都給她,她想要學習她想要學習她想要學習她想要補課。
但是她卻不知道,她自己在學校里已經形成了這種思想,那就不能滿足,只能以犧牲自己。
我經常會遇到厭學的孩子來咨詢,也是因為壓力太大了,她的壓力太大了,導致孩子選擇自殺的例子非常多,而且很多父母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影響,不讓孩子們受到傷害,總是拼命去保護孩子。
我真的非常贊同,一個內心弱小的人,從來就不被別人傷害,就連自己的孩子,也有資格去保護他。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被傷害,想盡一切辦法保護自己的孩子,因為害怕這樣的事情會傷害到孩子。
我看到過一個小女孩,在送給父母的信中寫道,自己有一個非常非常喜歡的媽媽,然而卻在一次深夜回家時,被一個戴著頭盔的黑衣人刺傷了。
而她,父母不愿意,在這樣的語言傷害下,她又能有什么辦法呢?她沒有勇氣告訴父母,選擇默默忍受。
為什么父母的打擊,對于孩子來說,傷害的分量更大,會讓孩子喪失信心,對生活失去興趣,并且非常的自卑,失去了探索生活的勇氣。
父母最應該做的是,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足夠的愛。
孩子因為得到的愛太多,所以才會很敏感,很多時候就會把自己的低自尊心,藏在心里,那么對于一些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件好事。
父母要理解他們,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和他們交流。
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孩子,適當的尊重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想要買一些小汽車,家長不同意,就要讓孩子自己選擇,不同意孩子買,就要和孩子說,這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看。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看他們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什么比賽,需不需要零花錢等等。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