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者
18歲的他們既是兒童又是青少年,面臨的心理發育又是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一般來說,叛逆是青春期孩子在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自我主張和現實自我相反,不切實際,不切實際。
他們身體上有些青春期突出的特征,如冒險行為的增多、新奇、友誼的急劇增多、人際互動增加、心理、生理等。從青春期中期到青春期后期,孩子會表現出很強的獨立意識,希望自己做主,不愿意讓別人來指手畫腳,非常反感老師、家長對他們的管束和控制。但是一旦青春期的孩子沒有順暢的自我意識和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會出現一些極端行為。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也是孩子性格發育的黃金期。因為大腦發育的這個特點,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面臨更加嚴重的挑戰。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青春期孩子的大腦會發生很大變化。首先是理解能力,比如,孩子開始學會了以自我為中心, 要吃穿,穿得有名牌。這是他身體里的一種內在的發展需求,孩子會在這種情況下,會在乎別人的感受,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上課就特別不集中,坐不住,愛講話。
第二個階段是開始面對面的社會關系,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情商挑戰,比如被霸凌欺負,被校園霸凌威脅,經常被老師叫家長,被同學欺負,被同學孤立,還可能會跟家里的親人關系不好,經常被家長家暴等,讓孩子感覺到很不安全,很害怕。
第三個階段,就是需要愛的時候,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當他這個時候的情緒也是很容易被別人影響的,或者他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要通過一些不良的方式去得到。
第四個階段是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孩子的需求,去看到父母如何去愛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想要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時候他的需求就會被忽視,他就會拼命的黏著父母,希望父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五個階段就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上了大學以后,自我意識覺醒了,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突然就變得叛逆了,不聽父母的話了,怎么辦?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突然變的特別的叛逆了,這是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的一個想法,那就是孩子突然之間就變得不聽話了,之前乖巧懂事,突然之間就變的叛逆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里我們來說說孩子為什么會突然之間就變的叛逆了呢?
第一個,孩子要從內心里面去認同父母,在他們的眼里,父母都是說一不順,孩子不想聽,就變成了父母的附屬品。
就像父母說什么,孩子就聽什么,父母的話語權一直都掌握在父母手中,孩子就會以父母的方式來進行反駁。
當孩子出現叛逆的行為時,作為父母就要及時的了解孩子出現叛逆的原因,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癥結所在,然后才能正確的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孩子才會健康的成長。
二、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
1、 對身邊環境和事物的好奇心增強
有時候父母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在于孩子身上,還和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尤其是父母的因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孩子就會表現出一些叛逆的行為,希望引起周圍的人注意到他們,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
2、 與父母沒有距離感
有些孩子會出現叛逆的行為,主要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離開了自己,沒有了自己,所以在潛意識里會對父母產生一種疏遠的心理。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習慣性的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冷漠的,不愛自己的,對父母的存在漠不關心,這也就導致孩子通過與父母作為對抗的方式來抵抗。
3、 想引起父母的關注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都是不懂事的,也就用冷漠的態度與父母作對。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但是,父母卻以自我為中心,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并沒有真正的關注。有的父母認為是孩子不聽話,甚至打罵孩子,才會讓孩子變得叛逆。其實不然,父母的初衷是讓孩子變得更好,只是希望他能夠變得更好,也希望孩子能夠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長。
4、 父母自身情緒不穩定
孩子的負面情緒總是無處發泄,而父母又無法控制,那么孩子就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之下,孩子的精神狀態就會變得越來越差。
5、 父母的工作壓力過大
父母總是把生活中的壓力有意無意的轉嫁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于學習也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如果孩子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對自己的要求也會變得越來越高,即使孩子已經上了很高的學校,但由于父母的期望過高,也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從孩子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