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摘要
面對新學期,應當如何更好地適應
1.積極自我調節。
一、充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進行心理咨詢。
2.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3.積極面對疫情。
4.定期心理測試和心理ABCD。
5.多與家人朋友溝通。
6.合理飲食,多運動。
7.養成良好的習慣。
8.合理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培養學生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正確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2.科學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3.加強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心理建設。
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
1.針對在校師生比例調適。
按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班主任應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2.開展心理輔導課程,建立心理輔導教師隊伍,對學生開展器具、帽子、鎖、筆帽等檢測,通過班級心理輔導、校規、視頻監控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交流活動。
3.組織開展“讀書分享節”,利用主題班會、演講比賽、親子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4.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
通過各種活動,釋放孩子們的天性,充實他們的課余生活,同時也促進了他們健康成長。
記者:合理開展家訪 李鋒 王杰
通訊員:李鋒 王杰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