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
當小孩到了7歲的時候,是最難教的時候。
這個時候小孩很容易出現叛逆的行為。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孩子在6歲這個階段的這個時期,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對他以后的成長會有重要的影響。
一個孩子從三歲的時候開始,就已經開始對人的喜怒哀樂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
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都在6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叛逆的表現了。
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就會和大人頂嘴;
有的孩子脾氣特別的暴躁,容易激動;
有的孩子特別的斯文,特別的懂事;
還有的孩子特別的聽話,特別的懂事,特別的有擔當。
孩子在這個階段出現的一些叛逆的行為,大部分的都是能夠讓家長比較滿意的。
我們家長在這個階段最應該做的就是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正確引導。
如何引導孩子度過這個階段
我們必須要知道,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他們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叛逆的行為,那是因為他們在這個階段會萌生出一些不同于我們成年人的想法。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去和孩子進行一個平等的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或者是把孩子當做小白鼠看待。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去正確的引導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去做什么呢?
我們要知道一個道理,當我們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相同的想法,然后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引導去解決問題。
比方說孩子在學校里面發生了一些事情,結果不開心呢?或者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呢?這個時候他的情緒就會出現失控,然后就會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
所以我們要去和孩子進行一個平等的溝通,
如果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反應來看這個問題。
那么就可以問一下孩子,他說:“我現在非常的生氣,因為我發現我現在處于一個非常生氣的狀態,我的想法和我自己的不一樣。”
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因為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沒有運用到孩子的個人思維。
然后我們也是要通過溝通來幫助孩子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去指責孩子。
所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這樣說:
孩子,我覺得你現在非常的生氣,因為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那么我們可以試試這樣說:
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你覺得這個事情應該怎么辦?
現在你的情緒是難過、傷心還是憤怒,是開心還是生氣?
你覺得這樣說話是尊重還是尊重?
是在引導孩子解決問題還是自己內心的想法。
最后媽媽想告訴孩子,其實就算你把房門關上,門也會一直開著。
只是,在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是因為你不高興、不開心,你已經有了憤怒的情緒,而是你的想法,
你的感受和情緒,才是最重要的。
它們只是我們和孩子溝通的工具,而不是孩子的敵人。
這個工具,在我們家,是處于完全沒有“情緒”的時候。
但是我們家,完全不存在情緒“問題”,我覺得,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在情緒上頭的時候,都應該清醒過來。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原始人的大腦,有一種本能,那就是逃避危險,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想到了讓大腦進行“思考”的第一個步驟。
就是我們理解情緒,允許它的存在,不去試圖讓它消失,讓情緒的存在讓我們獲得真正的安全感,這是人的本能。
比如,孩子因為玩具沒拿到,很難過,但他仍然愿意分享,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他一些建議。
“媽媽,這個玩具太好玩了,我們要不要帶它回家?”
“媽媽,我還想要那個奧特曼。”
“媽媽,我們要那個奧特曼有什么好看的?”
“媽媽,我們可不可以把它放在我們想要的地方。”
孩子開始對這些小動作越來越感興趣,我們就可以給他提供一個小目標,當孩子完成一件件小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表揚他“你真是太棒了!”
“媽媽,我看到這條線是7x的時候,旁邊還有個影子,我就要繼續看。”
孩子覺得你是理解他的,他對事物的認知就會加深。
當他不知道怎樣做時,他更加不會做的時候,他會發現我們是幫助他克服困難的。
4、擁抱孩子,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反應
我們想要鼓勵孩子更加有安全感,讓他更加有自信,首先我們要擁抱孩子。擁抱他的身體,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像擁抱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
但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的是他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現。
我家女兒的皮膚是發白的,但有時候卻有些發紅,我擔心她的皮膚出疹,還有點怕,于是就問她:“你有什么感受嗎?”
她說:“我覺得有些傷痛,你告訴我,我也會這樣的。”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當時怎么會這么理解她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