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語
站在新的時代節點上,各級各部門如何面對新機遇,應對新挑戰,走好新時代趕考路,事關發展質量和民生福祉。三峽融媒體中心邀請萬州各鄉鎮街道、各單位“一把手”進行訪談,就如何謀好篇、布好局、起好步,當好發展排頭兵,亮目標、曬措施、明路徑。重慶與世界雜志全面轉發這組稿件,旨在樹立“以項目論英雄、以發展論能力”的鮮明導向,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實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道路上聚合你追我趕的磅礴力量。
獨特的區位,使九池兼具鄉村之美和城市之利,成為了一方投資興業的熱土。特別是行政區劃調整之后,九池街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搶抓機遇,加快融入萬州主城,推動萬州區第六次黨代會精神落地見效?近日,九池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小平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訪 談 》》》
融入萬州主城區的現實與愿景
王小平認為,九池街道融入萬州主城有一定現實基礎。九池轄區東西長8公里,南北跨越6公里,距離高筍塘商圈2公里,坐擁金龍公園、明珠公園,是一處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之地,也是萬州母城縱深發展的唯一空間。
“由鄉改為街道,建設萬州主城拓展區,這是我們新的發展使命,或者說是發展愿景。”在王小平看來,九池的愿景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更高”:一是更高質量的發展。社會各界尤其是投資者將更加看好九池,迎來一次新的跨越式發展。二是更高品質的生活。九池將更加側重于導入與新城相匹配的資源要素,以更好地滿足轄區老百姓的期待,集聚更多人才。三是更高效能的治理,以數字化賦能社會治理體系和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如何實現這一愿景?王小平表示,未來五年,九池街道將認真落實市委、區委工作部署,積極融入萬州區建設“一區一樞紐兩中心”空間發展格局,圍繞“融入母城、配套母城、服務母城”的發展定位,統籌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大力發展休閑型農業、智能型工業、民宿型服務業、養老養生型大健康業,加快建設鄉村休閑度假區、宜居宜業宜學新城區,奮力打造高筍塘核心商圈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前,我們也面臨著一些發展中的制約和問題。如何克服困難,將美好的藍圖轉變為現實,唯有苦干實干。”王小平表示,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一區一樞紐兩中心”建設的重要一年,也是九池街道發展騰飛的關鍵時期,接下來,街道利用建制調整的契機,堅持城區提質和鄉村振興同向發力,努力改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區形象,大力發展民宿產業,全員開展招商引資,推動更多鄉村產業項目、更多小微企業、更多養老養生項目在九池落地落實。

△坐落在九池轄區的三峽旅游實訓中心。
在行動 》》》
凝心聚力抓項目 城鄉一體展新顏
眼下,位于九池街道核心區的金龍云府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這是目前九池體量最大的一個高端住宅項目。
項目工地一旁,是正在進行“白改黑”的祥龍路(金龍到黃梅村)。寬14米,雙向4車道,一頭連接著高筍塘核心商圈,一頭連接著九池老百姓的未來。
“這兩個項目也是我們融入主城,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邁出的實質性一步。”王小平說。
項目是發展的壓艙石,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近年來,九池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抓手,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實踐“一心六型”兩化路徑,以高質量招商促進高質量發展。
2021年,九池街道召開“成功人士座談會”“外來企業家座談會”等,聯絡感情、推介九池、跟進項目,促進以誠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成功引進成都市中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設一次性瓶裝水、桶裝水生產線。引進渝萬傳媒公司打造“九池源鄉”旅游目的地。培育打造高端文旅康養品牌,“銘雨銘恩康養中心”通過四星級養老院評審。“桐花灣游樂園”成功創建AA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和厚生態豬場30個單元順利關豬投產,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常年維持在8000畝以上,草莓、脆紅李、藍莓、葡萄等特色小水果市場反響良好。
新起點,新征程。2022年,九池街道將繼續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健全招商和投資促進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爭取區級支持,制定發展規劃,打通制約九池發展的交通瓶頸,積極爭取沙梅路、九柱路、九普公路普安水庫至柱山三田村段改造等。利用閑置土地,大力發展以采摘經濟為主的現代休閑農業,探索訂制農業模式,為城區居民提供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完善“一區兩線”九池旅游發展格局,發展壯大“院系”精品民宿,繼續盤活泉活山莊等閑置資產。序時推進戴家巖移民安置點精準幫扶項目和戴家巖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及時啟動戴家巖移民精準幫扶項目二期建設,積極爭取東西部協作項目,提升九池鄉村旅游形象。加快推進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全力支持“三生有幸”康養中心建設,努力打造萬州養生養老產業聚集區。

△整潔靚麗的大沖院子。
看現場 》》》
區職教中心新校區建設忙
進入九池轄區,目光不自覺地被主公路旁的一棟“三峽旅游實訓中心”大樓所吸引。大樓建筑風格簡約、流暢,配以園林綠化景觀,現代化氣息十足……
“這是我們新校區建設項目的其中一部分。”萬州職業教育中心副校長張靜說。
據她介紹,重慶市萬州職業教育中心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創辦于1981年,屬三峽工程二期移民全遷單位。2002年,學校搬遷落戶九池,由此開啟發展新篇。學校現有教職工和在校學生4000余人,開設有學前教育、文化旅游、電氣信息、機械汽修四個專業部14個專業。
為進一步推動萬州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學校功能和補充容量需求。2017年,萬州職業教育中心正式啟動新校區建設。項目總共分兩期進行,一期旅游實訓中心已經竣工,擴建學生宿舍正在做室內裝修,新建食堂即將封頂,二期學前教育實踐基地和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體育館也按照計劃有序推進。
“學校這些年的發展,離不開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九池街道也在政策咨詢、用地保障、手續辦理等各個方面給予了我們指導和幫助。我們會進一步堅定信心,推動實現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服務萬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張靜說。
“院系”精品民宿人氣旺
陽春三月,地處九池街道鳳凰村7組的“九鳳湘院”迎來一撥接一撥的游客。
這是一個以農業休閑觀光采摘為主題的現代農莊,占地數百畝,歷時3年傾力打造。院里李子樹、橘樹等果樹布滿整個山坡,許多村民正在坡上干活,除草、修枝……忙得不亦樂乎。
小小民宿帶來了大批體驗鄉村農家生活游客的同時,也為村民脫貧致富打開了一扇窗。
自從到九鳳湘院務工后,村民楊志梅就開啟了每天“兩點一線”的規律生活。
“我家就在附近,以前這一片全是荒山,連條路都沒有。現在產業發展好了,環境也變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楊志梅說,自己在九鳳湘院廚房幫廚,每個月有2400元的收入,希望農莊越辦越好。
“九鳳湘院”只是九池農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九池街道立足城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休閑觀光農業、康養業和民宿經濟。花果田等草莓產業基地人氣旺,冬、春兩個草莓文化旅游節形成常態,全年接待游客達10萬人次以上。紫園在原來近郊休閑游的基礎上開發婚紗攝影、草坪婚禮、池邊自助餐等新服務,生意火爆,效益倍增。以厚院、知竹院子、九鳳湘院、悠然院子等為代表的“院系”精品民宿以記憶中的鄉愁為魂,逐漸打開知名度,“一房難求”成為當地民宿節假日的常態,村民們也嘗到了民宿產業發展帶來的甜頭。

△九池金龍片區風貌。
點 評 》》》
時間以行走的速度啟發著人們你追我趕,在不斷的進取中,城市得以迅速發展。過去這些年,九池的確變了,如春園之草般悄無聲息地在變。似生長在山坡上綻開的桃樹,燦若朝霞;更似一個正在馬拉松賽奔跑的運動員,向著目標奮力沖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今,擔當、果敢的九池人正昂首挺胸,以更高站位探索新路,以更高標準謀劃工作,以更大氣魄推進城市提質,以更優舉措吸引人才集聚,以更高水平保障民生,奮力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來源:重慶三峽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