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學習想要取得好成績,首先就得找到正確的方法。
最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都強調了一大要點:
增強語文核心素養,切實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也就是說,語文將成為今后教育的重中之重,得語文者得天下。
作為占分比重最大,又提分最慢的一科,一定要讓孩子堅持做好這4件事,語文成績肯定提高!

大聲朗讀課文
一位從教多年的語文老師,曾經質疑現在的教學怪象:
“現在的孩子都不愛張嘴讀書,特別是早讀的時候,都盯著書本,卻讀不出聲,昏昏欲睡的樣子。你不讀書,怎么把知識學進去?”
孩子嫌麻煩,不愛讀課文,可就算把課文看了很多遍,也只是走馬觀花地“看過”而已,并沒有把知識學進腦子里。
有些孩子眼睛在書上,心早就飛走了。
大聲朗讀課文,是語文學習中一項特別重要的業務能力。
開發右腦,在朗讀的同時發展形象思維能力;
形成預感,語感的培養基本靠朗讀;
幫助識記,讀得越多,記得越牢;
能夠提神,使大腦神經處于興奮狀態;
改變孩子的性格,使孩子變得更加積極陽光。
一個愛大聲朗讀的孩子,學習態度會更加端正,學習表現也越來越好。
朗讀是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鍛煉養成這種能力。

練出一手好字
說到提高成績,很多家長立刻想到給孩子報補習班。
他們普遍認為,報的班越多,報的課程越高級,孩子就會越優秀。
不是的,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參加課外補習,而且目前各種培訓班質量參差不齊,很難保證效果。
真正的提高訓練應該植根于日常的學習中,練字,就是成本最低,但受益最大的一種訓練。
小學知識很簡單,學生之間分數的差異,第一要看知識基礎是否牢固,第二就要看卷面分了。
字跡好的學生一般成績也不錯,不僅僅因為卷面得分高,也因為經常被表揚,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只要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學生會學得越來越扎實,心性也練得越來越沉穩。
因此,練字的好處是十分全面的,它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學生成績,還能鍛煉其身心性格,開發大腦,提高審美能力,并且給人以好印象。
字寫得好的孩子很吃香,不管是學齡期還是成年后,都能成為一個優秀標簽。
練字要趁早,小學是練字的最佳時期,爭取讓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看五倍于課本的“閑書”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說過,“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這句話的依據不在于題量增多,而在于閱讀量變大。
也就是說,語文試卷中考察課外閱讀的題量會加大,而且不少題目考察的是孩子在閱讀中培養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愛閱讀的孩子,早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有專家研究發現,只有當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達到課本的五倍時,才能形成語文能力。
在這一點上,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特級教師竇桂梅就尤為重視。
她教的學生都至少積累了100多個寓言故事,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詩詞,1000多條成語。
因此,他們的寫作能力都很棒,文筆流暢,出口成章。
多閱讀,多看好的“閑書”,就是學習語文最好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并不難,只要每天堅持半小時,慢慢的孩子就能堅持下去,而且積累了巨大的閱讀量。
博覽群書是培養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大量閱讀始終是提高語文水平的最好手段。

堅持大量背誦
孩子們都不喜歡背誦,他們把背誦當成包袱,往往一邊記一邊忘。
但語文成績好的孩子,一般都擅長背誦。
背誦是語文學習的一項“基本功”,也是拉開學生差距的關鍵原因。
那些不擅長背誦的學生,在語文考試中很難考出高分。
家長和老師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背誦不是死記硬背,一定要學會有技巧地背誦。《語文課程標準》也特別強調要背誦一定數量的篇目,通過大量的閱讀背誦來形成語感。
要想文章寫得好,背誦名篇是關鍵。
要想語文學得好,多背多記才有效。
在背誦的過程中,孩子一遍遍復習了知識點,會掌握得更加牢固。
通過背誦,孩子積累了大量的詩詞名句,好詞好句等等,當應用到寫作中,就能把文章寫得更形象生動。
先有背誦,才有知識的積累;先有背誦,才有語文的提高。
曾考上北大、港大、哈佛的學霸陳頡祺說:“背誦很重要,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重要。”
學語文就是要下苦功夫的,多記點東西,多背點東西,多學點東西,孩子的語文水平才能越來越高,因為語文素養已經深入到他的骨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