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文章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鄧彩虹老師作為講座嘉賓,現場坐診。
主講人:
趙霞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負責人、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精神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精神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青春發育遲緩防治專家宣講團成員、北京醫學會心理咨詢與治療聯合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領域:
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管理、成人期近視、癌癥、老年人、老年人。
課程內容
1.學習困難咨詢
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教授程桂英
帶領臨床心理學博士程桂英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背后的共同原因,并圍繞在病房設計、參與、咨詢等領域展開討論,講座、直播、普及講座、答疑解惑。讓咨詢能夠幫助青少年獲得更好的緩解和改善。
2.構建學校、家庭、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機制
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普查、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咨詢等。建立家校社工機構,定期到學校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定期為學生提供專業服務。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聯系家長,共同參與團體心理輔導,到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進行個別咨詢。
4.建立家長學校
學校定期為家長提供專業服務,引導家長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與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并在家長會上公布家長學校的成績,讓家長也能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5.組織家長交流群
群成員主要是家長,家長可以在群中互相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經驗,也可以通過私信交流達成共識,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6.學校定期為家長推薦
家長學校
為家長提供專業的育兒指導
與家長們一起交流群的一位家長也表示,他發現自己的孩子看手機時會發一些內容,就會通過微信群,發一些家庭教育的小文章。
我們會在群里一些家長也會給孩子推薦一些優質的兒童教育方面的視頻,有的時候我感覺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或是沒有辦法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我們會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與他一起閱讀。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
01.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
手機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在家里,尤其是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很多家長不自覺的就在玩手機,這無形之中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作用。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玩手機的行為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會讓孩子沉迷手機。
但是實際上,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只會增加孩子對手機的依賴,使得孩子更加沉迷手機。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02.與孩子一起參與到戶外活動中去
家長可以每天安排一些親子活動,全家一起參與進來,不論是去爬山,還是去郊游,親近大自然,都能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孩子在參與到戶外活動中,也會把更多的時間消耗掉。
因為戶外活動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能讓孩子發現更多的樂趣,自然也就不會再沉迷于手機了。
03.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既然手機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那么家長應該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這樣一來就不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而且還能夠有效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機,一舉兩得。
0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很多孩子對手機非常沉迷,是因為手機里有他想要玩的東西。家長可以培養孩子一些其他的興趣愛好,
比如:帶孩子戶外活動,一起去游樂場、一起玩沙子、一起畫畫、一起讀書、一起游泳、一起做手工、一起看繪本、一起去游樂場、一起做游戲、和孩子一起看書、一起看電視。
讓孩子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讓孩子真正學會合理使用手機,而不是玩手機,更不要沉迷于手機游戲。
因為孩子天生喜歡模仿,手機游戲中的卡通形象會深深地吸引孩子,讓孩子產生極大的好奇心。
而孩子自制力不足,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是直接將手機拿過來,占據孩子的大部分注意力,這讓孩子很難接受自己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
有的時候家長為了省事,就把手機拿過來讓孩子自己玩,這樣會導致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強,游戲也就成了他們的第一選擇。
所以在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家長要多陪伴,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知道游戲可以玩,但是要懂得節制,
而不是一味的沉迷于游戲,從而荒廢學業。
二、如何戒掉孩子玩手機的習慣
孩子經常玩手機的危害很多,但是有一點是家長不能忽視的,就是會讓孩子們沉迷于手機游戲。
很多家長只是看到孩子喜歡玩游戲,才會嚴厲制止孩子。
但是從長期來看,并沒有什么作用,孩子對游戲上癮,并不單單是孩子個人的原因。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