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有叛逆期嗎?孩子的叛逆期有多久?幾乎每個人都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清清楚楚,為此,我也專門查閱了很多資料,但就是說不出來,如果我告訴你,你也可以理解,是的。
先從一個問題開始說起:什么是叛逆?
叛逆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jiān)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tài)度。
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chǎn)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的原因
1.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處于半成熟、半成熟、半成熟、半幼稚、半獨立的時期。
這時期的青少年,既有獨立成熟又依賴父母的矛盾,還需依賴于家庭,和長輩在心理上都處于半成熟狀態(tài),他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和別人相處,甚至是說幼稚,也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引起周圍人的重視,因此,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叛逆的行為就是在挑戰(zhàn)父母的底線。
2.青春期的到來,意味著孩子的身體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了,身高、體重、體型方面也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視野和見識也更為重要。他們已經(jīng)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他們覺得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是個大人了,所以他們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同。
然而他們與之前相比,有明顯的變化,尤其是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不再愿意凡事都由父母決定,他們渴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可,但父母又常常把他們當成小孩子,這樣,在他們看來,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了,所以,他們就不希望家長、老師過多的干涉他們的事情。
他們認為自己有獨立的思維方式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但又想在家長、老師的幫助下,盡快獨立生活,他們盼望著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然而,正是這種想法的產(chǎn)生,致使他們往往會出現(xiàn)叛逆的情緒,這也就是家長眼中的“叛逆”。
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有以下這些想法呢?
1. 對孩子過于嚴厲
現(xiàn)在的父母對孩子都是十分的寵愛,孩子在家里,他們就像小寶貝,小時候十分的可愛,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非常的嚴格,在他們的心里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在家里獲得充足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一直被要求,在外面的表現(xiàn)會很出色,但是在家里卻一點也不聽話,甚至和父母對著干,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叛逆的行為。
2. 認為自己是對的
有的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的時候,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他們就會嚴厲的批評孩子,但是這樣做的效果并不會很明顯,孩子只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的,而不會意識到自己錯在了哪里,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和家長商量,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3. 討厭自己
孩子雖然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都是需要家長的認可的,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認可,鼓勵孩子,這樣做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xiàn),在孩子看來,家長是能夠理解自己的,因此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認為家長的話語是嘮叨,是對自己不尊重的表現(xiàn)。
4. 不喜歡家長和自己溝通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家長的尊重,家長們?nèi)绻蛔鹬睾⒆?就會導致孩子也越來越不喜歡家長,很多家長也不喜歡孩子這樣,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會被家長管制,如果孩子沒有自主,沒有獨立,就會變得沒有擔當,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沒有用,所以他們不敢在家長面前表現(xiàn)自己,只有在不懂事的時候才會因為沒有及時的溝通而受到家長的懲罰,當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候,這也就會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三、家長該如何正確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1. 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
作為家長應該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家長也可以通過和孩子聊天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雙方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可以對孩子的一些想法給予一定的尊重,給孩子的自由,那么孩子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
2. 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家長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這樣能夠促進親子之間的關(guān)系,能夠更好的去引導孩子的思想,而不是讓孩子完全的封閉自己,長時間的不與父母進行交流,也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3. 學會正確的教育孩子
作為家長應該要學會正確的教育孩子,不能讓孩子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感覺到害怕,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只是不想聽從父母的管教,但是家長也不要一味的去壓迫著孩子,這樣的話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所以家長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多的去教育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懂事,而不是讓孩子不聽話,變得更加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