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調查問卷
近年來,青少年精神心理問題日益突出,以心理問題為主要形式呈現的心理問題在抑郁、焦慮、情緒障礙、行為障礙等多個患病群體中日益增多。今年9月,該“心理健康月”主題是《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卷專門編制了針對疫情期間所產生的心理危機的分析。本次問卷由廣州市心理咨詢師協會秘書長張志坤、侯玉芳、劉洋、張海梅、胡嬋、胡超、林盛毅、張華、陳佳霖、吳潔、張海佳、潘飛、胡先煦、陳洋、張紹潔、李靜、周宇、胡海嵐、林森、羅榮易、張洋、陳海璐、劉洋、羅靜、胡靜、陳海璐、馬豪、劉洋、李靜、孫云濤、劉洋、王陽、吳家俊、秦偉、劉洋、孫濤、劉洋、張海璐、劉洋、李云迪、陳志新、吳云曼、劉洋、劉洋、黃圣豪、劉洋、崔玉良、劉濤、劉洋、俞偉軍、吳菲菲菲菲、胡玉良、陳美霖、李云迪、劉洋、王海濤、劉洋、劉洋、崔洋、俞偉豪、俞偉豪、張洋、劉洋、劉洋、劉洋、劉洋、王充、吳乙凱、胡玉濤、劉洋、俞偉豪、劉靜等人。
陳宏華
陳宏圣
主任醫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國家二級經絡催眠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加拿大阿爾伯特·馬斯克、加拿大瑜伽教練協會會員
美國認證催眠師、催眠師、家庭治療師一級培訓師
中華醫學會QQ培訓師協會會員、加拿大阿德勒心理學會PET父母效能訓練師、心理學家RDI咨詢師認證行為分析師、教練類型培訓師、初級心理咨詢師、重度心理咨詢師、Psychologist、BCBA應用教練
B. 華德福尼亞親職培訓師
D. 心理學師、家庭治療師
下面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如何讓孩子擺脫網癮”這個問題,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如何做到“多陪伴,少指責”,多觀察,多鼓勵,少指責
這個問題很難解決,主要是家長要意識到自己作為家長,是陪孩子成長的關鍵。但是多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那么一種狀態,自己是不是在管教孩子,甚至是控制孩子。
01
愛孩子是個技術活,家長多思考
很多父母有一個誤區,認為教育孩子就是要不斷的學習,學習育兒知識,跟孩子打交道,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卻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不能從孩子的心理發展路徑去理解孩子。
很多家長誤以為自己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社會經歷和成長規劃,所以看到孩子有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有問題”。
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心理問題往往是大人造成的,要想改變這種狀態,父母就要先從自身開始改變。
02
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如此,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去理解孩子的感受,甚至還對孩子“翻舊賬”。
孩子急得跟你嗆,不順心時,他們還恨鐵不成鋼,說孩子“性格太內向”、“都不知道跟誰說話”,甚至還打罵,結果孩子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其實孩子“厭學”是一個信號,在說一個詞,需要你關注。
你要明白一點,孩子如果不想跟你溝通,首先要有這個“溝通”信號。
而這個信號,在期末考試來臨之前,非常有幫助。
接下來,咱們看看這3個溝通小技巧,你會有不同的反應。
“作業寫完了嗎?”
“到底有沒有寫完?”
“都預習了嗎?”
“復習完了嗎?”
“怎么還沒寫完?”
這時候的孩子,是愿意溝通的,他們只是害怕和你說自己的心里話,如果你不傾聽、不引導,孩子會漸漸關上與你溝通的心門。
這時候,如果你采取暴力溝通,孩子的“厭學”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會更糟糕。
那就簡單直接告訴他,“作業都還沒寫完,別的孩子都已經完成了。”
而不是直接告訴他,“作業已經完成了,你就不能看電視了。”
只要你說的孩子能做到,那就繼續鼓勵他,如果做不到,那就繼續鼓勵他。
最后告訴他,沒關系,爸爸媽媽媽不會因為作業而懲罰你,但是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最后,你是不是可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斷的發現他的閃光點,鼓勵他?
你是不是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叫做正向強化,就是說你發現他的優點,給他一些正面鼓勵,比如說你的孩子英語成績差,你可以說:你英語學得不錯,有幾個英語單詞,還有很多單詞,你這個單詞填空題怎么做,你自己會了嗎?
這樣一來,你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還有更多的時間來繼續前進,他就會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時間可以擺多久玩多久玩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