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叛逆特別怎么辦?
現在青春期的孩子,從8、9歲開始,就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人格,他們非常有主意,非常有主意,有時也是講道理的,尤其是十幾歲的孩子,那簡直就是火星撞地球,誰說的對就聽誰的,簡直就是一個小混賬,家長說什么都不對,再就是和家長對著干,也不打聲,就這情況,孩子說啥,家長一說就是吵架,根本不給家長一個好臉色。
這不,說起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那也是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什么事都和家長商量了,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是家長說了算,孩子也不聽家長的,總是該干什么干什么,一會想看電視,一會想玩手機,一會想吃零食,一會想和同學出去玩,每次都要拖拖爛熟于收拾。
但是這就是家長的縱容和沒有原則的溺愛,導致孩子在家的時候,什么事情都想要和家長商量,而不是自己做主,在家中沒有主見,一有問題,因為父母沒有讓孩子對自己負責任,孩子就會感到無所謂,感覺自己什么都會。
三、孩子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1、孩子非常抵觸的學習。
孩子對學習提不起任何興趣,不想去上學,或者說,感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也不知道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就像一個孩子,他想學習,但是他的想法卻是:“反正家里沒錢,不如死了算了”。
孩子也是會思考的,如果我們聽了他的想法,就扼殺了他的想法,扼殺了他的想法,他就會變得非常抵觸,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多和孩子溝通,比如說:
“我想要這個ipad,你覺得怎么樣?”
“我不太喜歡這個ipad,你覺得怎么樣?”
“我不喜歡這個平板,你覺得怎么樣?”
“我不喜歡這個ipad,你覺得怎么樣?”
“我喜歡這個小汽車,你覺得怎么樣?”
如果孩子不懂,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觀點表達出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有自主性的,這種自主性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
2、用適當的方式教育孩子
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用適當的方式教育孩子。
如果孩子不愿意聽從我們的教育,那么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提出一些小的規矩,比如說我們做一件事需要一個小時,我們40分鐘到底可以怎么做?什么時候要吃飯,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要去公園等等。
當孩子嘗到了規矩后,也會慢慢的去遵守,在這種良好的習慣的影響下,孩子的習慣就會不斷地被培養,改正,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規則意識,做事的時候也會慢慢地不那么頻繁地被催促了。
3、多陪孩子去戶外活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慢慢地脫離掉孩子身上的惰性。
而且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可以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接觸到更多新鮮的事物,進而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一旦孩子沒有養成了對手機的好習慣,孩子就會覺得,手機就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并沒有什么好玩的東西,自然就會把手機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對于孩子喜歡玩手機的情況,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千萬不能一味地放縱,不然的話,很容易養成孩子愛玩手機的壞習慣,而且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孩子也能接觸到更多新鮮的事物,對于孩子的智力開發是有幫助的。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家長應該給孩子設置一個手機使用時間,讓孩子對手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雖然說孩子們都愛玩手機,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又處于叛逆期,他們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家長應該多給孩子思考和發揮自己的空間,而不是以命令的語氣要求孩子停止玩手機。
其次,家長們要給孩子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在孩子有空閑時間的時候,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讓孩子監督自己,不要把玩手機當成自己的“禁果”,這樣能讓孩子明白,長時間玩手機的危害。
最后,家長也要制定手機使用時間表,讓孩子明確自己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同時可以和孩子約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自控能力,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給自己限定使用手機的時間,讓孩子慢慢養成自律的習慣。
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缺乏自制力的,如果父母一回家就拿著手機玩游戲,看短視頻,卻要求孩子放下手機去學習,孩子會覺得怎么樣呢?
我家的電視也是,即使是自己坐在電視機前,也會時不時地看看電視節目,打著哈欠連著一集不落。
但是,在規定時間內,到時間就必須得放下手機去學習。
除此以外,孩子也要自己監督自己。
父母要少玩手機,多點陪伴
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就要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我成就感。
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