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緒論答案(社會心理學第一章答案)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范圍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社會心理學是對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規律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這里所說的人,既包括個體也包括群體,而所謂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則是指個體或群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對于來自社會規范、群體壓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會影響所作出的內隱的和外顯的反應。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
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可以把社會心理學的體系劃分為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群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4個層面。
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這一層面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研究人的社會化。
社會化的過程,就是獲得這些社會角色的規范的過程,讓我們懂得怎么樣在社會當中適應每一種角色的要求,以便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借用舞臺上演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來說明社會就是一個大舞臺,社會當中不同的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大家都準確地表現自己的角色,那么社會才是和諧的。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一生的過程,從小到大,從大到老,到死。社會化不完全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學會做人就是要有一個自覺的心態,經常去反思去想我該怎么做。
從宏觀的角度看,影響一個人社會化的因素是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社會化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的社會認知。這種研究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是對他人的認知,或叫人際認知,如對他人個性特點、表情、行為的認知,對人際關系的認知等。
其二是對自己的認知,或稱自我認知,包括自我評價、情緒自我認知,等等。
其三是歸因問題,即研究人是怎樣尋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為原因的。
影響社會認知準確性的一些因素,無非是三大因素,
第一是認知者的因素(光環作用),
第二是認知對象的因素,
第三個因素是認知的條件。
3. 研究社會態度。社會心理學要研究人的社會態度的結構及各構成成分之間的關系,研究態度形成和改變的條件和過程,研究如何測量人的態度。
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這一層面的研究內容包括人際關系、人際溝通、利他與侵犯行為等。
(三) 群體心理
社會心理學要研究群體對群體成員行為的影響作用,群體領導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群體領導人的領導行為方式等。此外,社會心理學還要研究大群體心理現象,如民族心理、性別差異心理等。
(四) 應用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心理學的方法論問題 一門學科的方法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這門學科研究最高的或原則性的指導思想。就社會心理學這門具體的學科來說,它的基本方法論是辯證唯物論(包括歷史唯物論)。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常用術語
所謂變量,是指在{性質、數量}上可以變化、操縱或測量的條件、現象或特征。 變量有兩類,
一類是“自變量”或“獨立變量”,它是研究者選用或操縱的變量,用以確定對人的社會心理活動和社會行為的影響;
另一類是“因變量”或“非獨立變量”,它是被試者在實驗中的行為反應。
例如
如果要研究噪音水平對人的利他行為的影響作用,則高低不同的噪音水平是自變量,不同次數的利他行為是因變量。
兩個變量之間既可以是一種因果關系,也可能是一種相關關系。兩個變量間有相關關系并不必然就有因果關系。相關關系只是指兩個變量的值一同變化,即一個變化另一個也隨著變化。
因果關系則指一個變量是另一個變量變化的原因。在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時,不要把相關關系誤認為是因果關系。當然,有時相關關系中存在著因果關系。
效度和信度
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免不了要用測量的方法反映變量間的關系。但是,測量要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
所謂效度,是指在測量被測對象時所具有的真確度,也就是說, 所測結果必須符合該種測量的目的。效度通常又分為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內在效度指研究結果反映所要測量的心理差異的程度,減少或消除人為性或無關干擾的程度。外在效度指研究結果的概括程度。概括程度高,則外在效度高。
所謂信度,是指一個測量所測得的分數的可靠性或穩定性,亦即測得的分數的可重復性。
社會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具體方法可以用圖表示。
一般觀察法 參與觀察法 公開參與觀察法 隱蔽參與觀察法 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 現場實驗法 調查法 訪談法 問卷法 社會心理學的 具體研究方法
觀察是指對人的社會行為的直接觀察。它的主要特點是研究者在不進行任何干預的情況下觀察和記錄客觀發生的事實。
觀察法的主要優點在于它的現實性。它主要研究在現實生活條件下發生的過程,沒有研究者人為安排的場面;而且這種研究可以在長時間內進行,因而能夠得到有關行為發生順序和發展過程的資料。
觀察法的主要缺點是:
第一,由于對自變量缺乏控制,所以難以得出因果關系的結論;
第二,在使用觀察法時,如果觀察者意識到他們正在受到觀察,那么行為表現就有可能不同,使得觀察結果不夠真實;
第三,觀察者自身的主觀愿望易于影響觀察過程和觀察結果。
實驗法 實驗法有別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點在于對所研究的情境給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盡可能防止無關因素的干擾。 實驗室實驗法與現場實驗法之比較
實驗法 優點 缺點
1.對自變量高度控制
2.被試的報告效率較高
3.無關變量受到較好控制
4.因被試者所做的事征得被試本人同意,所以保護了他們的權利和安全
缺點
1.人為性
2.被試者自己知道在當被試,因而行為表現可能會與正常不同
3.被試人數受到限制
現場實驗法
1.現實性高,能在正常情境下對社會行為進行研究
2.能廣泛地觀察被試(人數可以很多)
3.被試者不知道自己當了被試,因而行為較為自然
1.對自變量控制程度較低
2.無關因素影響的 可能性較大
3.難以保護被試者 的權利和安全
調查法又稱詢問法。
它的基本做法是研究者擬定一系列問題,向被調查者提出,要求他們作出回答,然后整理所獲得的資料,從中得出結果。 采用調查法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時要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要注意研究范圍,有針對性地設計出一套問題。所提問題應是能反映所要研究的對象的要求,也就是說,要具有效度。同時,提問的形式、語氣、用語也要適當,不可給被調查者暗示,也不能過于直接、過于理論化。
第二,要注意對被調查對象的取樣問題。取樣正確,才能保證結果有代表性。 調查法的優點在于直截了當,針對性強;
比較省時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較大。調查法的缺點主要在于準確性方面。被調查者的回答可能會受各種因素干擾,尤其是使用問卷法調查時,這種缺點更為明顯。
檔案研究法
檔案研究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特定的調查法,它與一般的調查法的不同之處在于,不是對現在的人員進行調查,而是利用現存的檔案材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檔案研究法的優點是:
第一,可以使研究者在較長的時間內和較廣闊的空間中考慮假設。有些記錄可以追溯到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前。這是其他辦法辦不到的。
第二,可以從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角度去檢驗假設,提高了研究的有效性。
第三,由于不直接面對研究對象,所以不會出現研究對象的反應傾向問題。
檔案研究法的缺點是:
第一,無法找到材料驗證作出研究出發點的假設。
第二,受現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準確可靠性難以確定。
第三,從檔案材料中找出有關研究課題的東西,需要較高水平的技巧。
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偏向及倫理問題
(一)偏向問題
1.研究者的偏向
2.被試者的偏向
(二)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