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香南。
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事例:“西西看我的時候就像很憎恨我的樣子?!蔽魑鲖寢尫浅>趩实卣f。西西在上6年級之前一直是個非常不錯的學生,現在她14歲了,上8年級,她讓媽媽感覺度日如年。她們講述了一系列惡劣爭吵的事情,雙方都表現出高度的敵對情緒。西西的老師也注意到她的人格處于對抗邊緣。她開始逃課,拒絕做老師布置的作業。
上面的這個事例比較典型,孩子叛逆,家庭“戰爭”爆發(通常許多家庭戰爭會慢慢融化掉),父母認為必須幫助孩子走出對抗情緒。一個叛逆的孩子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無盡的煩惱。
今天,我開始分享這本《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本書作者杰弗里·伯恩斯坦博士是一名執業心理學家,也是國際公認的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專家,專注于兒童和家庭咨詢27年,已幫助2000多個叛逆孩子及其家庭重建良好的親子關系,重現溫暖的家庭生活。

叛逆是心理衍生出來的行為
一般說來,叛逆行為是由逆反心理引起的。心理學家認為,逆反心理指的是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而由這種心理衍生出來的行為被稱為叛逆行為。
叛逆孩子在其生活的各個領域,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了掙扎的痛苦,但他們都有這樣一些共同特點:非常容易發脾氣、非常喜怒無常、幾乎總是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情。叛逆孩子的最大問題就是:他們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權威,他們的表現常常讓同伴也覺得非?!肮之悺被颉板e誤”。
叛逆行為的原因多種多樣
沒有人能夠確切地說出是什么原因引發孩子的對抗行為,也有可能是基因導致的,對抗行為方式可能是由大腦分泌的化學成分引起的。家長怎樣應對孩子的行為以及怎樣約束孩子,在對抗行為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許多孩子,特別是在疲倦、饑餓或不安時,很容易桀驁不馴、爭論和對抗權威。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孩子變得成熟了,學會用社會認可的方式獲取他們想要的一切。但是,叛逆孩子卻會采取不恰當的方式,變得蠻橫不講理,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難以與人相處。
也有些潛在的影響因素會使得孩子產生不適感,引起孩子的叛逆,比如:被同伴拒絕、學習問題、與父母相關的問題、對外貌形象不佳的焦慮、兄弟姐妹之間存在的沖突、認為逆反“很酷”的觀念等。不管叛逆的根源是什么,叛逆孩子具有破壞性,不被人喜歡,但叛逆孩子這樣做都是有其目的的。孩子以這種方式進行反應是因為他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這一點對于理解為什么你的孩子總是叛逆非常關鍵。

除此之外,還要判斷孩子是否患有反抗型叛逆癥(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s,ODD)。反抗型叛逆癥表現為:經常生氣、為錯誤責怪他人、為一點小事情就大發脾氣、很容易被惹惱、態度很兇狠。如果你的孩子有反抗型叛逆癥,他一定會做這樣一些事,如頂嘴、拒絕做家務、使用惡劣的語言、在至少6個月里幾乎每天都說一些“你從來都不關心我”或“你絕不會公平的”之類的話。
患有反抗型叛逆癥的孩子,總是會表現出叛逆行為,不只是偶爾違反規則。這里,列舉出被診斷為反抗型叛逆癥孩子的特點清單:
◆ 常常發脾氣
◆ 常常與成人發生爭執
◆ 常常公然反對或拒絕遵守成人的要求或規則
◆ 常常故意惹煩別人
◆ 常常由于自己的過錯或不良行為而責怪他人
◆ 常常容易生氣或被人惹惱
◆ 常常生氣或怨恨
◆ 常常懷恨在心或惡意十足
但也不要被“反抗型叛逆癥”這個術語嚇唬住,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即使孩子只表現出了上述一兩種行為,或者這些行為并不是經常發生,父母依然需要學會如何控制情形朝惡劣方面轉化。
其實,父母可能是引發孩子叛逆行為的主要原因。為人父母,我們總會有很多消極行為,比如:吼叫、內疚、嘲笑、刺激挑釁、諷刺挖苦、撒謊、打罵、跟別的父母說閑言碎語、忽視、威脅、嘮叨、貶低、說教、扔東西、打斷、否定感受、羞辱、沒有耐心、停留在過去、不切實際的期望、批評等等。

沒有什么比吼叫和打罵更會讓孩子產生叛逆行為了,當你對孩子大喊大叫,而且還大打出手時,你的情緒處于失控狀態,你會把孩子當作出氣筒任意發泄胸中的怒火;批評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思想、體會感受、觀點和他們的自我觀是持否定評價的;嘮叨意味著你反反復復地對孩子說一些你已經說過許多遍的事情。而這一切的一切,可能就是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
孩子需要父母幫助他們克服叛逆的行為,他們受父母的影響最大,對孩子耐心一點,孩子會受到感染。接下來,作者會提供了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讓父母幫助孩子朝好的方向轉變。
今天,我分享了叛逆行為及其原因,明天我們繼續分享父母該如何解決孩子出現的叛逆行為,大家在育兒過程中有什么經驗心得,寫評論告訴我吧。感謝你的閱讀,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