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影自閉癥兒童(泰國自閉癥兒童公益廣告觀后感)
他們的世界需要光,而光源,就是每個我和你。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今天是4月2日,世界自閉癥兒童關注日。
如果你對自閉癥只是“哦?我聽說過”,那么我很想先和你分享一個自閉癥孩子的故事,初步走進自閉癥兒童的世界。
每次看這個故事,我都忍不住淚流滿面。
(接下來這個故事的文字復述轉載自:@有書)
有個小孩子叫超,父母離異,自小跟隨祖母一起生活,因缺少足夠的關愛,不幸患上了自閉癥。
只有將外界的一切隔離在外,超才會覺得安全。從此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
患上自閉癥的孩子,因為只需要跟自己對話就足夠。因此超的語言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差很多。
不言不語的超轉眼就到了上學的年紀。為了讓他和普通孩子一樣讀書、認字。祖母沒有讓他上特殊學校,而是找到了一所普通小學。
正是這個決定,在日后顛覆了超孤單的世界。
當祖母牽著超的手找到校長和班主任的時候,祖母的心是忐忑不安的。她怎能不怕,在這所學校,超沒有同類,她怕超被當做怪物,怕這樣的超不被接受。
可是班主任老師卻打消了祖母的不安,她牽起了超的手,帶他走進教室。
從此超的世界,仿佛開始變得喧鬧。
那個試著走進的人
當超被老師要求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那一刻,超是所有人的焦點。
可他卻始終低著頭,一言不發。
班上最調皮的小男孩喊了一句:“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一定是個傻子。”
一句“傻子”,引起了全班同學的哄笑。
超在嘲笑聲中,手足無措。
老師的手明顯感受到超身體的顫抖,她及時制止了哄笑,讓超回到了座位。
這樣沉默的超,讓老師感到心疼。
當第一天課程結束后,老師發現,超的注意力從未有一次停留在黑板或者老師身上,他自始至終專注的是教室里那不時被風吹動的風車。
老師的疑惑很快在圖書館找到了答案。
原來自閉癥的孩子,喜歡看做圓周運動的物體,例如扇葉。
用心的老師,為了將超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將自己的教尺粘上五彩的風車,將無趣的白粉筆換成了五顏六色的彩色粉筆,因為書上說治療自閉癥要用藝術療法。
那天,老師的樣子第一次清楚地投影進了超的眼睛里。
在眼神短暫地碰撞后,老師笑了。
這是他們兩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面。
為了能讓超像正常孩子一樣開口說話與人交流,老師按著書上吹橡皮筋,吹口哨的方法,耐心地教著超發音。
當第一個輕音從超口中發出時,他們歡欣雀躍,老師將自己早已準備好的獎勵印章扣在了超溫暖的手上,“很好”兩個字讓從不敢正視他人眼睛的超,認認真真地看著老師的眼睛,笑了。
從那后,超的世界,好像不再那么孤單。
這一天,超走進熟悉的教室,坐在熟悉的座位,看著門口,等著熟悉身影的出現。可是伴隨著上課鈴走進教室的卻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老師。
原來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校長讓超的老師去培訓學習了。
可是超并不知情,他只知道,講臺上站的不是他的老師,那帶風車的教尺不見了蹤影,黑板上彩色的數字被“灰暗”的白色替代。
好像曾經那堵隱形的墻,又回到了他的世界,將他和外界隔絕。
他不可抑制地沖上講臺,圍著講桌一圈圈地做起了圓周運動,這一圈圈的旋轉像是一個儀式,用來召喚那教尺上的風車,但更像是召喚那手持教尺的人。
超的行為讓代課老師和全班同學驚慌害怕,代課老師試著上前阻止,但執拗的超依然一圈一圈轉著。毫無辦法的代課老師只好給超的老師打電話求救。
匆忙跑回學校的老師推開教室門,看到的不是不停轉圈的超,而是在黑暗不停戰栗,孤獨無助的孩子。
“超!”
這聲呼喚,瞬間炸裂了那堵墻,超的動作漸漸地慢了下來,仿佛怕失去,又仿佛無限期待,他向著呼喚的聲音看去。
沒錯,是她!
是那個用彩色粉筆寫字,手持風車教尺的老師。
她仿佛是一束白月光,驅走了自己身邊的黑暗。
“你回來了!”字正腔圓的發音從超的聲帶發出。
有一天,老師在課上給同學們講年月日以及陽歷和陰歷的區別,當老師提問1999年1月14是陰歷還是陽歷時,所有同學都答“陽歷”,只有超一個人答“星期四”。
超的語出驚人,得到的是同學們無情的嘲笑。
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弱智”。
只有老師,回去翻看了日歷,日歷上寫著1999年1月14日——“星期四”。
原來自閉癥的孩子擁有強大的心算能力,原來超是天才而不是別人嘴里的“弱智”!
超的另類讓他成為淘氣同學欺負的對象。
那天,他在洗手的時候,一個胖小子一把扯走了他戴在胸前的名牌,并不停地喊著他“白癡”。
胖小子手中不停搖晃的名牌上是超和祖母的合影,那是他唯一的親人,怎能讓其他小朋友褻瀆。
理智瞬間消失,超爆發出不符合年齡的力量,將小胖壓在身下,一直打,直到老師趕來抱住了暴烈的超。
事情發生后的第二天,被打孩子的家長不問青紅皂白,要求校方開除超,理由是“超有暴力傾向,怎么可以讓一個特殊的孩子在普通班上學?”
并用手不停地指著超的頭說:“他不用學習,反正也是個弱智!”
整間辦公室,只有小胖家長在不停地謾罵和指責。超沒有出聲,校長沒有出聲。
這時,一個清亮的女音大喊“超,不是!超不是弱智!”
趕來的老師仿佛如英雄一般,救贖著超的命運!
為了證明超的能力,老師提出了大量問題,超都能很快說出正確答案。
校長驚了,小胖驚了,家長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呆了。
也在這一刻,瘦小的超突然間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接著雙膝跪地,雙手合十,向著小胖家長叩下了一個個頭。
“讓我學習吧!”、“讓我學習吧!”、“求求您讓我學習吧!”
一次次的低頭與呼喚是他的渴望,渴望學習,渴望被善待,更渴望被認可。
在超的俯仰間,是在場眾人動容的眼淚和靈魂。
在他交給老師的作業本上,寫著“長大后,我要當一名老師。”
(故事到這里就講完了)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一定會看到并相信:只要有光,自閉癥兒童也能從黑暗與孤獨中走出來;只要有愛,他們也能成長的很好很好。
患有自閉癥(也稱孤獨癥)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是這樣的:在溝通交流的世界里,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們像星星一樣純凈,卻也像星星一樣孤獨,所以常常被人們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
你愿意了解他們嗎?
關于自閉癥,
我們可能需要了解這些
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征的精神疾病。
發病于嬰幼兒時期,自閉癥,男孩發病率明顯高于女孩。從全球來看,自閉癥患者的男女比例約為4:1,若將智力因素考慮進去,在智力水平較高的年齡層中,這個比例通常為八比一到10:1。
患病的兒童往往會有社交障礙,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喜歡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愿望,也有些患兒雖然會講話,但缺乏主動語言,常常自言自語、鸚鵡學舌。
●大腦結構或功能出現病變
包括在生產過程匯總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及腦膜炎等多種疾病造成的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增加自閉癥的發病率。
●遺傳因素
在對所有自閉癥患兒的調查中,有20%的自閉癥患兒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環境因素
孩子和媽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受到一些病毒的感染,也會影響到腹中的寶寶。
根據最新的《美國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患病率報告》,男孩被診斷的可能性是女孩的四倍,而且這個比率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這也很可能是基于男女之間的大腦分子水平以及遺傳基因差異,進而導致了自閉癥的“重男輕女”。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自閉”標簽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于不愛說話,不愿與人交流,聽不懂大人的指令,常常被大人們貼上“自閉”的標簽。
其實,很大一部分有語言發育遲緩表現的孩子是由于家庭環境及家長的養育方式問題導致的,例如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眼睛盯著屏幕時間過長、家庭交流太少等。
此時要盡早通過科學的治療與訓練,提升兒童語言功能,而不是匆忙往“自閉癥”方向下結論。
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日常行為,做出基本的判斷,如果孩子有以下行為,建議去專業醫療機構做進一步診斷。
兒童自閉癥的4大癥狀
1、交流障礙
交流障礙是孤獨癥的核心癥狀,兒童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嬰兒期不喜歡擁抱,缺乏與親人目光的對視。
2、語言發育落后
多數患兒表現為語言發育落后,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但表現為重復、刻板的語言,或者自言自語,內容單調。
3、重復刻板的動作
孤獨癥兒童一般會表現出重復刻板的動作,比如特別依戀某個東西,重復收看電視廣告等。
△重復刻板動作
4、其他癥狀
專家認為,60%至70%的孤獨癥兒童智力落后,20%至30%在正常范圍,約有10%為智力超常。大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在機械記憶方面等,但這些兒童認知功能異常,長大后很難適應社會生活和學習。
多數患兒存在感覺異常,包括對某些聲音特別恐懼或者喜好,聽覺怪異,對震耳的聲音不在乎,但一聽到某些聲音卻逃之夭夭,不喜歡被人擁抱、感覺遲鈍。
此外,兒童孤獨癥患者多動和注意力分散較為明顯,發脾氣、攻擊、自傷行為在孤獨癥兒童身上均能看到,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的打罵或懲罰具有一定關系。
△被挑釁傷害后難以受控的攻擊性行為
男孩真的比女孩更容易患自閉癥嗎?
現有數據統計,患有自閉癥的男孩占人群比例約1.8%,女孩占0.2%,這是不是真的意味著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自閉癥呢?看更多研究。
科學家認為這是由于兩性之間的遺傳差異,男性的大腦更容易遺傳缺陷。而女孩比男孩需要更多的極端基因突變,才會觸發自閉癥。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
瑞典哥德堡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吉爾伯格認為,了解性別差異對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他說,因為專家們對該病典型特征的了解主要基于對男孩們的研究,女孩可能就會被漏診或誤診。一些證據表明,女孩只是比男孩的平均確診時間要晚一些。
吉爾伯格博士稱,除此之外,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兒童,其臨床現象通常也比較復雜。大多數孩子還患有其他疾病,像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睡眠問題或癲癇癥,這些都可能影響他們的身體機能。
吉爾伯格和他的同事對100名存在社交障礙或注意力障礙的三到18歲女孩進行了檢查。有47名女孩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她們中又有80%的人可能同時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癥。
幾乎所有的女孩都有抑郁癥、焦慮癥和家庭關系問題。
了解性別差異還能給人帶來一些啟示,以便從更廣泛的層面上去闡述自閉癥。專家推測,男孩可能會更容易患上自閉癥,這也許是基因、激素使然,也可能是他們的腦部構造方式不同。
盡管如此,從基因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并不是說男孩比女孩更易染上自閉癥,而是女孩受到了更多的保護,使其免于自閉癥的侵擾。
所以,這是不是給我們的啟示是:在男孩還小的時候,不要在“你是男孩,堅強點”綁架孩子,男孩的身心也應得到必要關注和保護。
針對自閉癥的深入研究和對策,醫學界從未停止過努力。我們來看看對普通人來說,面對自閉癥兒童,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自閉癥孩子想要對我們說什么?
以下10個提示是美國諾森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的自閉癥專業博士Helen Driver以及兒童和家庭研究心理學家和高級講師Joanna Reynolds根據與自閉癥兒童的親密接觸和研究總結出的經驗。
Helen Driver的一個兒子在2009年被診斷為自閉癥,這也是她成為自閉癥專業博士的催化劑。Helen Driver博士以自己的自閉癥孩子為榮,她也呼吁大家能花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自閉癥孩子想讓我們知道哪些事情呢?
1.我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同您一樣,我也擁有很多不同的能力和特長,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再比如飛魚菲爾普斯。當然,我也會遇到棘手的事情。
這是因為,雖然我有自閉癥,但并不意味著我應該表現的和其他所有自閉癥患者一樣。家人、朋友以及周圍人對我的愛和包容是幫助我成長和發育的最好辦法。
2.我聽到、看到和感覺到的世界與您不同
有人喜歡搖滾,有人喜歡香水,對于我來說,可能有些噪音、氣味、味道或燈光會令我緊張、害怕,甚至會帶來身體上的痛苦。不經意的觸摸可以壓垮我,有可能我也不喜歡別人給我的擁抱。
但是我看到的事情恰巧是您所忽視的,比如我可以花半天時間對螞蟻的行走路線進行觀察,我享受這些令人興奮的發現,我也愿意分享這些成果。閱讀自閉癥患者寫的書或文字,可以發現他們內心對世界的看法極為絢麗。比如日本作家東田直樹《為何我會跳起來》。
△“我關注和擅長的,可能和你們不一樣”
3.我也想像其他人一樣有朋友
但我的社會行為可能看起來與其他人不同。對我來說,溝通和交流的方式不僅僅是語言。有些自閉癥兒童不會說話,但卻會以一種非語言的方式進行溝通。
比如東田直樹就是帶著鍵盤與人交流。再比如,我把您的手放到我希望讓你看到的物體上,或者給你看我感興趣的東西,所以,看我,一起來學習我的語言吧!
4.我的行為是我溝通的方式
如果我不能說話或表達我的想法和感覺,我會變得非常沮喪、悲傷和憤怒。
人們把我的行為當做固執、頑皮或故意挑釁,這可能是我溝通的方式。不要因此失去對我的耐心,對我大聲指責,幫我說出我想要說的話。
△“我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我還不太理解那是什么”
5.以我能理解的方式交流慢慢來,給我點時間。讓我聽清楚您說的話,讓我有機會做出反應——我需要10-15秒的時間消化您說的話。了解我的興趣和溝通方式。讓我的興趣激勵您與我之間的溝通。
不要試圖掌控或者主導我們的互動。給我回應的空間和時間。當您學會用所有的感官來聽這個世界,就會意識到我必須說多少。
6.我只活在此時此刻
我并不總是能理解更深的意思,因此,根據上下文來理解事情對我來說可能有些困難。因此,循序漸進的方式對我來說可能更合適,讓我知道每一步的期望是什么,我會更容易理解。
7.我很焦慮,也很擔心這是因為我很難理解這個世界,也很難與世界交流我的想法和需求。我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世界的方式可能是痛苦的,世界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可怕的令人困擾的地方。
當事情突然發生變化或改變時,我可能會恐慌。人們可能認為我很傻,但我真的很害怕。
△“我在孤獨中,需要有光帶領我走出去”
8.按部就班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它讓我感到有安全感,并能幫助我應對日常生活。這并不意味著我不想體驗新的事物。我只是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勵。
如果您能幫助我,我可以找到我喜歡的運動和活動,而您也可以同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找到能讓我平靜的方法。如果我不那么焦慮,我就可以應對更多的事情。
9.我需要您的幫助才能進入這個世界學習每個自閉癥兒童都可以學習。只是需要您花點時間來了解我是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并讓學習能與我有關。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學習方式。我可能需要多運動,并使用視覺資源,但我喜歡這種有點挑戰性的學習方法,在完成的過程中,這種方式也能讓我更有信心。
10.想想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不能做的我是個聰明的,善于交際的,完整的人。我可能對某些具體的科目更感興趣,也能抓住其中的細節,但,這只是我的興趣。
我的兄弟可能會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看踢足球,我的朋友可能會喜歡外星人,而我可能會喜歡從視頻中找人名。
“愛我,別離開我,您會喜歡上我所了解的世界。”
自閉癥孩子如同天上的星星
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像星星一樣純凈
卻也像星星一樣孤獨
今天是世界自閉癥兒童關注日
中國孤獨癥人士數量超過1000萬,
孤獨癥兒童數量超過200萬。
對他們多一點了解
他們就有機會得到多一點正確的關愛
“礙”讓我們不同
“愛”讓我們相同
我們共同攜手
擁抱“星星的孩子”
邀請您轉發分享本文
與天使一起來呼吁關注
參考文獻:Helen Driver, Joanna Reynolds. The Things Every Child With Autism Wishes You Knew. 2017, science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