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么和叛逆的孩子溝通(家長怎么和叛逆孩子溝通技巧)

大家好,我是大壯哥!最近有家長咨詢大壯哥關于孩子叛逆的事情,這位家長也簡單描述了自己的孩子的情況,征得允許之后,大壯哥就以這件事為案例,和大家聊聊與成長期的孩子如何正確溝通。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其實這件事帶有很大普遍性,孩子越來越大,在家長心中就越來越叛逆,越來越聽不進去家長的話,甚至和家長、老師唱反調。其實這些是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表現,也是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不受自己控制了,所謂的“逆反”表現。
當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或者家長心理不適的時候,大壯哥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進入這樣的教育誤區。
一、打擊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不自覺地想打壓孩子,想通過打擊和壓迫的形式,把孩子變得像小時候一樣“乖”。但其實這種方式最不可取,孩子可能表面上聽話了,但是心理可能像被壓得緊緊的彈簧,壓力越大,將來反彈越強,很多孩子經受不住選擇輕生的也不在少數。
二、放任不管
還有一類家長,覺得管也沒用,索性放開手腳,什么也不管了,任憑孩子自己折騰。孩子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一旦被誤導,從而產生不良偏差,家長想挽救也為時已晚。
這是在家庭教育中,經常出現的兩種極端,那么究竟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其中的關系呢,大壯哥給各位家長一些技巧。
尊重傾聽,少命令
首先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不再是處處需要你幫助的小孩子,平等尊重是親子關系的關鍵,不管家長愿意不愿意,孩子在長大,家長在變老,孩子不可能永遠被家長控制或者說永遠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之下。所以家長要不吝惜自己的稱贊,夸獎孩子的優點,從而降低孩子的負面情緒,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抵觸。
同時要減少命令的語氣,因為家長粗暴,孩子也就學會了粗暴,接著就是惡性循環“以暴制暴”。
換位思考,做出選擇
家長所謂的“叛逆”,是在成長中的正常經歷,家長大可不必上綱上線,只有通過換位思考,明白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和孩子產生共鳴之后,便能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有了辦法,可以用選擇的方式,讓孩子自己來決定,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
允許犯錯,更獨立
“叛逆”的主要表現就是特立獨行,自己去嘗試,結果可能就是各種錯誤的出現,家長這個時候不要急躁,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這是共同成長的過程。
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并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誤區,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更進一步。
最后大壯哥想說,作為家長,如果還是想通過家長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么,孩子的叛逆心會更強。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站在大人角度的說法,如果家長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
本文由親子生活大壯哥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關注作者,轉發點評點贊收藏有價值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