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認知干預(簡述兒童認知訓練策略)
在孤獨癥的干預中,孩子的認知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干預、學習。本次,我們整理了關于孩子認知訓練中“配對”與“分類”兩項活動/訓練的實施思路與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這兩項訓練或者說是活動,都是孩子干預訓練中的基礎項目。像配對訓練,其不僅是孩子注意、記憶、推理以及其他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也是語言、溝通與社交等能力發展的基礎技能。而分類訓練,則是能促進自閉癥兒童比較、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的發展,對于兒童數學能力、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回到訓練,對于孩子配對能力的訓練,我們需要遵循著一定的原則或者說是層級結構,也就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實物到抽象符號、從相同到相似的過程。
例如,在初始階段,我們可以選擇家里常見且孩子認識的事物(碗筷、勺子、杯子、水果、蔬菜等)來帶孩子進行配對訓練。當孩子掌握后,我們就可嘗試將訓練推進到下一階段,也就是讓孩子將實物與相同的圖片進行配對,慢慢由三維立體過渡到平面圖形。
下一階段則是讓孩子將相同的圖片進行配對,過程中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我們可以將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慢慢過渡到簡筆畫等較為抽象的圖片讓孩子進行配對。
接著則是讓孩子對某種屬性相同,但樣子不同(如顏色不同的蘋果、不同形狀的杯子等)的事物或圖片進行配對。最后,再慢慢擴展到對有相關聯系的事物進行配對,如雞與雞蛋、牛與牛奶,聲音與事物的配對等。
而分類訓練,同樣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概括的發展規律進行。在訓練的初始階段,我們準備簡單的顏色卡、形狀板等工具,讓孩子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征(顏色、形狀、大小、長短、粗細等)進行分類。
在下一階段,我們可以讓孩子對常見事物進行分類(如常見物品、水果、蔬菜等),以此來幫助孩子慢慢掌握類別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對于后續的訓練,我們可以不斷嘗試擴展范圍與維度,比如根據物品的功能分類、根據物品之間的關聯分類等。
以上就是本次關于孩子認知訓練中“配對”與“分類”兩項活動/訓練的實施思路與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情況進行參考。必要時,請咨詢專業老師的意見,切勿盲目對孩子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