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高清,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色999日韩自偷自拍美女

人本主義的心理健康觀(人本主義心理學關注自我)

人本主義的心理健康觀(人本主義心理學關注自我)

人本主義是心理學的三大流派之一,產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主要代表人物為馬斯洛和羅杰斯。不同于當時傳統的精神分析和認知行為流派的理論,人本主義相信人具有建設性和自我實現的潛能,相信只要提供適宜的氛圍,人的潛能就能被開發出來。那么以人本主義的視角來看,叫做心理健康呢?羅杰斯在他的《個人形成論》中有所表達。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在羅杰斯看來心理治療的目的或個人形成的過程就是——成為他的真實自我,而這樣的人通俗一點也可以說成是人本主義認為心理更健康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與眾不同的人。到底擁有什么樣的特質才算是心理更健康的人呢,或者說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人們更傾向于往哪些方向發展呢?羅杰斯在其中找到了一些共同的特點,當然他也表示這些特點都只是一種傾向性可能沒有人能完全達到這種狀態。

一、對經驗開放

我們在世界上生活了這么多年,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獨特的經歷,通過自己的經歷每個人也都形成了自己對人、事、物的想法和觀念,心理更健康的人對這些經驗的態度會更為開放。也就是說可以更客觀清晰地認識到現在所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認知中,他不會因為自己過去的經驗就擁有固定的認知,如:認定所有的樹都是綠的、所有的男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或者都必須要保持堅強、所有的女人都難以接近的或者都應該是溫柔的、所有的失敗經歷都會證明自己是個笨蛋等等。這樣的人能夠以開放的、客觀的眼光、真實的、全面的對待新的人、或新的事物和問題,能夠容忍不確定性,并接受更多可能產生內在沖突的情景。

二、信任自己的有機體

信任自己的有機體似乎建立在對經驗開放之上,當一個人對經驗開放的時候,對自身的經驗也是保持開放的,他會如實的感受到自己擁有的所有經驗和情感,發現自己的有機體是值得信任的,從而更容易發現每個情境中最令人滿意的行為方式。如,有一些人在酒桌上會覺得“喝酒嘛,我能應付”,但其實如果他對自己所有的經驗都保持開放,就會發現,他是很容易喝醉的。而當一個人能夠對經驗開放的時候,往往也能夠更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各種情況,他會越來越信任自己的身體的自發反應,相信機體告訴自己的東西具有指引自己抉擇的價值,并會越來越接納和喜愛自己身上的復雜性、豐富性以及各種各樣的情感、沖動和想法,能夠與機體的反應和睦相處。

三、內在的評價源

心理更健康的人,不太在意外界的評價,不依賴別人為他做出決定和選擇,他的評價源在自己內部,做出選擇也基本取決于自己,對于這樣的人來說,在做抉擇的時候會考慮的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令我滿意?這種生活能否表達真正的自我?”而不是陷在自己的角色或別人的評價中,去迎合他人、取悅他人,去做感覺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這樣的人更有力量,也更能為自己負責。

四、成為過程的意志

最后一個特點有些難描述,成為過程的意志所表達的是在咨詢過程中越來越健康的來訪者傾向于將自己作為一個變化的過程,而不是追求達到一種固定不變的狀態。他會感覺生活的過程就如同個人處在一條經驗的河流中,人在中間不斷學習,發現新的自我的生成和變化,并樂于接受這種流動性,甚至非常欣賞自己的流動性,而不是將自己看作固定不變的物質,不是為了一個“目的地”(如“提高工作效率”“婚姻美滿”)而生活。

總的來說,羅杰斯認為的人生目標或心理健康的目標便是使人們遠離自我隱瞞(如我們的人格面具、自我欺騙等),遠離成為他人的某種期望(父母或社會給予的“應該”“必須”等等),而允許他自己自由地成為他真實的自我這樣一個變化流動的過程。

很多人覺得心理不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絕對的0和1的關系,要么是、要么不是,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我們普通人的心理狀況更多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只是在某些階段之上我們的心理情況足以應對生活,那么我們稱之為心理健康。而完全的健康、自我接納、完全做到以上幾點、成為真實的自我是很難的,就像羅杰斯所說的,可能沒有人能完全達到這樣的狀態,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生活之道。

參考文獻:

卡爾·羅杰斯. 《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2004

江光榮. 《人性的迷失與復歸》,2021

本文作者:豸惠心理平臺心理咨詢師 吳柔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5:43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6:31

相關推薦

  • 雙向情感障礙如何確診

    如何確診? 如何確診? 現在我們要怎么建立健康的被診斷?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

    心理健康 2023年3月30日
  • 703畫室孩子抑郁癥

    703畫室孩子抑郁癥 在703畫室里,有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在這里畫畫,學習,享受生活。然而,最近,這個畫室里的孩子開始出現抑郁癥的癥狀。這個情況讓人感到不安,也讓家長和老師擔心。…

    心理健康 2023年5月12日
  • 雙向情感障礙的人生

    的人生在即,我在為了什么不辭辛勞,而你卻苦苦地渴望世界,因為我愛你,我不想放棄任何一個生命,雖然我在你身邊,但我無時無刻不想在你身邊。 我和你說了很多話,但是孩子仍然沒有什么反應,…

    心理健康 2023年3月5日
  • 父母不合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不合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而父母不合的家庭則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利影響。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可以為孩子提供安全、溫暖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幫助孩子建立良…

    心理健康 2023年7月28日
  • 13歲孩子重度抑郁癥打點滴嗎

    孩子得了重度抑郁癥,家長可能會考慮給孩子打點滴進行治療。雖然點滴可以幫助孩子緩解疼痛和癥狀,但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呢?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點滴是一種醫療方式,通過給予藥物和…

    心理健康 2023年7月11日
  • 大學生心理健康家庭環境分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家庭環境分析 隨著現代教育的普及,大學生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然而,他們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經濟壓力、心理壓力、人際關系問題等等。同時,家庭環境也是影…

    心理健康 2023年8月16日
  • 孩子焦慮癥吃什么藥效果好

    孩子焦慮癥吃什么藥效果好 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常常出現在青少年和兒童期。如果孩子患有焦慮癥,家長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孩子緩解焦慮癥狀。藥物治療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方式,但是選…

    心理健康 2023年9月18日
  • 有抑郁傾向的孩子怎么開導

    有抑郁傾向的孩子需要家長或老師的開導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恢復身心健康。以下是一些開導抑郁傾向的孩子的方法: 1.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與孩子經常交流,了解他們的感受…

    心理健康 2023年5月15日
  • 蔣成剛說小孩子心理健康

    蔣成剛說小孩子心理健康 小孩子是家庭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心理健康對家庭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作為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蔣成剛先生對于小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深刻的…

    心理健康 2023年10月26日
  • 怎樣讓孩子英語成績提高的辦法

    讓孩子英語成績提高的辦法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對于孩子來說更是一項必須掌握的技能。如果孩子的英語成績不太好,那么可能會影響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和未來的職業發展。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

    心理健康 2024年5月1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扎赉特旗| 泾川县| 云林县| 亳州市| 闵行区| 十堰市| 台北市| 丹寨县| 舒兰市| 济南市| 建平县| 长武县| 合水县| 延吉市| 梅河口市| 镇安县| 永丰县| 夏津县| 固原市| 阳曲县| 兴宁市| 丹凤县| 盱眙县| 松原市| 阳高县| 喜德县| 顺平县| 罗平县| 和静县| 将乐县| 扬州市| 奉节县| 金寨县| 平江县| 图木舒克市| 江津市| 屏东县| 涞水县| 营口市|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