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讓孩子輟學(如果父母讓你輟學在家你會如何說服父母)
嚴格的家庭教育,就一定是好的家庭教育嗎?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要嚴格嗎?
01 咨詢師給孩子媽媽的3個任務
有一個上初二的孩子逃學了,哥哥揍他,父親罵他,母親不理他。
眼看這個孩子就要輟學了,孩子的父母實在是沒辦法,就想要帶著孩子來我們工作室做咨詢。
結果這孩子他孩子死活不同意,還因為這件事情跟父母爭吵。
沒辦法,最后孩子的母親一個人來做咨詢,詢問這件事兒到底應該如何解決?
朋友們,你們說這件事兒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呢?
很多人遇到這樣的問題,往往會給出最粗暴最沒有效果的建議。
比如,讓這孩子到工廠里去打工,或者是到工地里去干活,再或者讓他下地勞作,讓他嘗一嘗人間的苦,他就知道上學有多么重要的。

你們覺得這樣的建議有用嗎?
在我們看來,這些建議根本就沒用。
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根本原因在父母那里,不在孩子身上。
這位母親到我們的工作室之后,哭哭啼啼講了40多分鐘,把孩子的情況詳細地說明了一下。
在咨詢結束之前,咨詢師給她布置了3 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第一個任務,回家之后誠心跟孩子道歉。
第二個任務,問孩子三個問題,你覺得我們尊重你嗎?你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嗎?你是在反抗我們嗎?
第三個任務,給孩子一個擁抱。
這位母親回到家之后,認認真真地完成了這3個任務,并且在第二個星期的時候,帶著孩子來到了我們的工作室,準備接受咨詢。
在經過6次咨詢之后,孩子回到了學校,不再逃學,開始認真學習,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一家人終于不再爭吵了。
02 孩子為什么逃學?
為什么這個孩子會出現逃學的情況,甚至是想要輟學呢?
這個案例值得我們學習什么?
這個孩子之所以要逃學,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他自己認為,自從上了初中以后,父母的關注點就完全在他的成績上,父母只關注他的成績好不好,從來不關注他在學校過得開不開心,他在學習上有沒有遇到困難。
他在學校學了一天了,感覺到很累,結果放學回家之后,感覺家里的氛圍比學校還要緊張,父母除了叮囑他學習以外,好像完全忘了他還是個孩子,完全不關注他。
他因此開始討厭學習,開始討厭學校,他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父母過度關注學習成績導致的。
他學習成績好的時候,父母對他的關注不疼不癢,他學習成績下降的時候,父母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他身上。
這是這個孩子開始逃學,甚至想要輟學的動機。
孩子認為,父母不應該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應該更多地關心他,他感覺在家庭當中自己不被尊重,絕大部分時間是被父母還有哥哥忽視的,不論是父母還是自己的哥哥,他們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學習成績上,這激起了他強烈的不滿,讓他想要反抗。
這也是為什么要給這位母親布置這3個任務的原因。
03 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家長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和關注度,都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更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孩子能夠明白你的苦心。
孩子是很難明白的。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是本末倒置,經常要求孩子要懂他們,要理解他們。
孩子還小,他怎么能理解呢?
父母如果能對孩子提出這樣的要求,說明父母自己還是比較幼稚的,心性尚未完全成熟,需要自我教育。
我們一定要明白,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相互教育和相互成就的過程,而不是父母單方面教育孩子要怎樣,自己卻一點問題都意識不到。
如果父母覺得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那么他們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失敗的。
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確實需要嚴格一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嚴格的家庭教育,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因此有時候對孩子比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
但嚴格的家庭教育不一定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有溫度,需要有希望,也要有規則。
只有規則,沒有溫度的家庭教育,是沒有希望的!
關注我們,更多家庭教育的故事和經驗,與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