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曉生活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感受(孫云曉生活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聽后感)
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家長,如何科學育兒?家庭教育的屬性是什么?為什么我的話孩子就是不聽呢?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兩會期間,在中國教育報直播節目“兩會夜談”中,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談到了他的看法。
孫云曉認為,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是生活教育。陶行知的觀點: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就是壞的教育。
家庭生活教育兩大要素。
第一是家庭關系。
家庭的本質是家庭關系,這個關系非常的重要,決定家庭的幸福。
第二個是家庭生活。
北京師范大學曾做了大規模的調查,問卷題目是:《你最需要的是什么?》。18萬左右中小學生的回答中,排第一位的是有溫暖的家。這就表示了家庭關系、家庭生活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其實,手機管理、閱讀管理、健康管理……都和生活有關系。
例如,在教育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叫食育,食育是道德智體美勞的基礎。
我的母親就能把飯做得色香味俱佳,我從山東到北京40多年了,每次回青島都能吃到母親做的飯,那就是街上買不到的美味,是媽媽的味道。
現在有多少父母不會做飯?做得飯菜很難吃?還有的父母不做飯了,點外賣,這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
當然也有很多父母做得很好,河南省有一個電臺主持人叫陶真。她建了很多群,發起家長每日早餐打卡,大家分享自己給孩子做的飯菜。陶真堅持了1000天,三年多,她的兒子特別愛吃媽媽做的飯,也為媽媽而驕傲,身體也長得很好,這就是好的生活,這就是好的教育。
孩子會做飯就更棒了,揚州有一個那個男孩叫繆葦杭,疫情期間宅在家里,學會做幾十道菜。
其實,你會發現,在家里養成家務勞動習慣、生活能力強的孩子,出去應對各種事務的時候,應對能力也很強。碰到麻煩的時候會有很多辦法。
我越來越感到家庭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向。
中國教育報融媒體記者 賈文藝 杜京虹 任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