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能打孩子嗎(家長跟老師說孩子不聽話就打)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學校開家長會,碰上了女兒學琴時的同學家長,她的女兒跟我的女兒仍是同班同學。
散會后,我正準備上前打招呼,只見她幾步就走到了講臺前,喊住了班主任。大聲對班主任說道:“老師,我把孩子全交給你了,你放心去管!不聽話就揍,該罵罵,該打打,不能慣著她……”
不知道為什么,女孩媽媽的話聽得我很不舒服。因為我知道她的女兒,并不是那種調皮搗蛋的孩子,相反,還是個非常乖巧懂事的小姑娘。
可是孩子的家長,為什么要告訴老師可以隨便打罵孩子呢?難道她不怕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嗎?經常被家長和老師打罵的孩子真的會成材嗎?
01.父母為什么要讓老師可以隨便打的孩子?
我有一個朋友是小學老師,聽了我的講述,她說,說這樣話的家長有很多。一般說這種話的家庭,都有一個調皮搗蛋、紀律較差、不愛學習的孩子。
如果孩子特別聽話乖巧,家長很少這樣說話的。如果家長能說出這種話,一定是家長平時在家里,也會經常體罰孩子。
這樣的家長根本不懂得怎樣跟孩子相處,處理問題也經常會情緒化,脾氣暴躁、走極端,往往對孩子采取“棍棒式教育”。
其實,大多數老師是不會像那位家長要求的那樣,對孩子真的打罵和體罰。因為教育部早已經明令禁止老師對學生體罰。
但是萬一遇上了個別老師,真的聽了家長的話,對孩子進行打罵體罰,那結果不僅把孩子坑了,也把老師給坑了。
對于被老師打罵的孩子,心理上要承受的壓力比我們大人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有的家長說,我從小就是被打大的,現在還不是很健康?哪有什么心理問題?現在一家一個孩子,就是太矯情、太嬌慣了,應該讓孩子接受一點挫折教育。
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受一點挫折很好,但是盡量不要人為地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挫折。因為現在社會不同于過去的年代了。
過去家庭中,孩子的兄弟姊妹多,被打后和大家伙一哭一鬧,瘋玩起來什么都忘了。
可是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被打罵后,找不到人可以訴說和發(fā)泄,只能一個人悶在心里,日久天長,很容易想不開,積壓成心理問題。
02.經常被打的孩子,長大后會留下怎樣的陰影呢?
知乎上一位網友講述:小時候,有一次被爸媽痛打一頓,一氣之下打算離家出走。可是走出家門后,發(fā)現自己沒有錢,只好在家附近一直蹲著。
由于從小經常被家長非打即罵,小小的自尊心嚴重受挫,在同學和朋友中總是不敢說話,特別自卑。
高考之后,他考了一所離家特別遠的大學,畢業(yè)后也很少回家,希望離自己的父母越遠越好……
其實,有這樣想法的大學生很多。小時候經常被打罵的孩子,長大以后會在心理上留下很多陰影。
1、經常挨打的孩子性格會比較懦弱
經常被大人拳打腳踢,時間久了,孩子見到大人就會害怕。以后,不管大人要求他做什么,也不管對與錯,孩子都只會聽話服從,不懂反抗。
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懦弱、自卑,精神壓抑,學習被動,不懂拒絕。
2、經常挨打的孩子很難樹立正確的三觀
每個孩子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就像是一支畫筆,父母在紙上畫的是什么,孩子就會長成什么樣子。
從小在溫馨有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對周圍人充滿了善意,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希望。
而從小生活在打罵等負能量家庭的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往往是灰暗的,很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理觀和世界觀。
3.、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比較孤獨,人際關系淡漠
小時候被家長打,孩子會感孤立無援。特別是父母如果當眾打孩子,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內心感覺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從而變得壓抑、沉默。
這樣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懷疑,不自信,會認為老師和同學從此會看不起他,所以,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與家長、老師交流,越來越孤僻,不愿意和同學們一起玩,長大以后,孩子對人際關系會變得淡漠。
小時候,經常被家長和老師打罵的孩子,心理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父當孩子在學校淘氣了, 不聽話了,家長也沒必要要求老師可以隨便打罵孩子。
03.那么,對于淘氣搗蛋,不聽話的孩子該怎么辦?
在我看來,大多數孩子都是很聽話懂事的,只要我們大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求教育方法,孩子都能夠虛心接受批評。
對于個別的一些特別調皮搗蛋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可以適當進行懲戒,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規(guī)則。
家長和老師最好能統(tǒng)一認識,共同合作,對孩子寬嚴相濟,適度體罰,加上科學引導,才能將孩子引領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1、要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調皮搗蛋,老師千萬不要氣急敗壞,當眾批評。可以委婉地,用一些新聞或者事實來說明,他們的行為是不對的,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過失,然后做出改變,效果會更好。
這樣,老師不但維護了孩子的尊嚴,也會換來孩子的尊重。有時候老師對孩子的一個小小的尊重,也許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讓他將來成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
同樣,在家里也一樣,如果孩子犯了一點錯就被打罵,時間長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就會被磨滅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尊重孩子,給孩子講解,他錯在哪里,應該怎么去做。
2、肯定孩子情商高的長處
一般調皮的學生都比較擅長與人溝通和交流,所以,當孩子平時做好事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鼓勵和表揚。
比如,孩子主動和大人交流,幫助比他小的孩子時,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長處給予肯定和贊揚。孩子在學校主動給老師讓座,倒水、開門等,老師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如果可以及時發(fā)現這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進行表揚,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到知識,懂得做人,更能讓他們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正確認知,懂得正確的是非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3、引導淘氣的孩子將精力放到學習中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
其實,很多調皮搗蛋的孩子都是特別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他們很聰明,能想出各種辦法逃避作業(yè),逃避懲罰,還會想方設法做到自己喜歡的事。
所以,我們家長和老師要對這些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將自己的聰明才智都用到學習上和集體的活動中,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展現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也有無限的可能。
家長與其讓老師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以求“嚴師出高徒”,不如采用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科學引導孩子步入學習的正軌,把孩子教育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