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讓孩子讀書?原因很現實,看后讓人深思作文(父母不讓孩子讀書?原因很現實,看后讓人深思的故事)
看到題目,你是不是很震驚!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怎么可能會有不讓孩子讀書的父母?
接下來,我和大家一起走進山東一農村,看看這個家庭的故事。
01誰不讓女孩讀書
小群的父母以務農為生,閑時父親會去做些體力活以賺取生活費補貼家用。小群是80后女孩,弟弟是90后男孩,照顧弟弟便成了小群的主要“工作”。
父母雖辛勤勞作,但爺爺奶奶身體卻不好,三天兩頭進醫院,這也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群很懂事,一有時間就會幫助媽媽干家務,做農活,即使如此,小群的成績始終沒有落下,并且名列前茅,每當提起小群的學習成績,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轉眼來到2000年,進入新的時代,一切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小群的父親也成為了一名農民工。
7月,小群的中考成績出爐,離市重點中學分數線只差三分。
小群不知所措,信心滿滿的她遭受到人生中以一次打擊。
在與父母商量后,小群準備復讀。
這一年,小群發了瘋似的學習,每天早晨5點便起床背單詞,晚上12點還在做數學習題。她屏棄了一切與學習無關的社交,一門心思的為中考做準備。
第二年7月,中考成績公布,小群滿懷期待的心再次墜入冰谷:離重點中學只差一分。
1分?
全家人再次陷入沉寂。
隨后,家里出現兩種聲音。
支持者:小群離重點中學只差一分,多花500塊錢就可以解決。(當時差分數線10分內,可以買分——500一分,現在已不允許。)
反對者:差一分就說明沒考上,而且是兩年的時間,就算買分進去,也是“吊車尾”,還不如不讀。
反對者以母親爺爺奶奶為主。
支持者以父親為主。
小群自知道成績后,就沒有說過話。
雙方陷入僵局。母親始終認為,買上的不如考上的,還不如不讀。更何況讀高中的費用需要一學期幾千元錢,家里很難承擔這筆費用。(當時正好爺爺病重)
父親沒有過多的話說,只是提著皮包挨家挨戶地借錢。
20多年前,人們生活質量普遍不高,父親的皮包里裝滿了5塊、10塊、50塊的皺巴巴的鈔票……
父親坐在堂屋的飯桌前,小心翼翼地數著這筆“上學錢”;母親坐在板凳上,有意無意地擺弄手中的針線;弟弟坐在床沿上,兩條腿來回擺動著;小群則躲在房間里,用濕紅的雙眼望著滿墻的獎狀發呆。
此時的沉寂很少有人理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桌上的錢被父親來來回回數了幾遍,但這錢并沒有因此而增多,相反卻遭到了母親的訓斥。
“別數了,再數也是那么多錢,今年借,明年你還借?”
父親沒有說話,作為男人,他很痛苦自己沒有能力賺更多的錢,這些天,他遭受了太多冷眼與嘲笑,但他都忍了。此刻,聽到妻子的話,他繃不住了:“小群從小成績就好,能因為沒錢就不讀書嗎?這書一定得讀,這學一定得上!”
父親的話讓母親心里一顫,隨后說出了內心醞了很久的話:“女孩子讀什么書??!還不得嫁人!”
母親的聲調不高,音量也不大,卻在這寂靜的夜里回蕩……
小群摔門而出,對著父親母親:“爸媽,這書我不讀了,再過幾天我就工作,這“學”讓弟弟上吧!
之后幾天雖有反復,小群輟學的事卻沒有改變。
02上學的意義
小群輟學后選擇了當時新興的計算機行業,小群任勞任怨,不到一年時間就掌握了常人2年才能學會的技能。
在一次“打字”比賽中,小群以一分鐘212個字的速度獲得市區第一名。
06年,小群在當地法院門口開了一家“文字打印店”,生意異?;鸨?。
同年,弟弟也迎來了中考,弟弟的總成績離重點中學將近20分。
這一次,全家人沒有任何猶豫——拿錢買分。
在小群的幫助下,弟弟順利進入重點中學,可巨大的學習差距使得弟弟學習信心全無,整日無精打采。
三年后,弟弟考上了外省的一個二本大學。
全家人高興得手舞足蹈,大擺宴席,為的是小群家終于出了一個大學生。
畢業后,弟弟選擇留在外省,努力打拼。
工作三年后,弟弟談了戀愛,準備買房,可他哪能負擔得起?
于是 ,弟弟選擇尋求家人幫助,父母掏光所有積蓄,東拼西湊,終于墊付了首付。
工作五年后,弟弟結婚生子,但因孩子的緣故經常和妻子不和。兩人商量后,希望父母照看孩子。
此時,父親身體已不堪重負,多年的超體力勞動,使得父親連一桶水都提不起。這如何能照顧得了孩子?
但為了弟弟的婚姻,父母決定讓母親來外省照顧孩子,父親在家打理家庭。
好景不長,母親雖能照顧孩子,卻因生活習慣問題和弟弟的妻子發生不愉快,“婆媳不和”使得母親異常焦慮。
兩年后,母親帶著傷心回到老家。
之后,弟弟因為工作和家庭緣故,一年只能回一次家,再到后來兩年、三年一次。
今年,父親65歲大壽,弟弟還是沒能回家給父親拜壽,家人早已習以為常。
飯桌上,父親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沉默了。
“今天是我六十五歲生日,本來不需要操辦的,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誰知道小妮子孝順啊,說逢5的生日得過啊,這樣才能長命百歲!所以啊,我感謝親戚朋友們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在這呢,我想當著大家的面,說幾句心里話!”
“小群他爸,說兩句可以啊,怎么眼睛還紅了呢!”眾人哄笑著。
父親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后拉過小群的手:“我這大半輩子啊,沒做過什么驚天地的大事,唯獨有三件事讓我后悔不已。這第一件:我當時參加中考,他爺爺不讓我參加啊,說我是家里的老大,如果去讀書了,弟弟妹妹們不好過日子,讓我回家出一分勞力,多掙點公分。我當然不同意了,一大清早就背著書包沖出家門,可到了門口才發現,他爺爺把門給鎖死了……最后啊,他爺爺拖著我,讓我去陪她買小豬。我記得啊,一個推車上套兩個糞簍,他爺爺怕我跑啊,就把我扔在一個糞簍里,我呢,躺在里面使勁的哭,另一個糞簍里裝著剛買的小豬,小豬仔叫啊,我也叫,哎!當時啊,我就發誓: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讓他讀書,決不能……”
說到這里,父親眼角早已濕潤,可以看出,他是故作鎮定。父親的話勾起了在場人的回憶,早已不在乎,但想起類似的經歷,只能一笑而過,然后搖搖頭,罷了!
“我這第二件事就是這小妮子,小群啊,從小成績就好,都怪我啊,沒錢供他讀書,在我身上發生的故事再一次重演在這小妮子身上,小群啊,這些年我心里一直有個疙瘩,爸對不起你?!?/p>
父親再也忍不住,眼淚隨著臉上蒼老的褶皺流下:“第三件事,我也不確定該不該后悔。這兩年啊,我一直在思考,弟弟該不該讀高中,該不該不大學呢?之前,我一直想著,把弟弟供出個人樣來,不管再苦再窮,也一定要讓小群弟弟走出農村??涩F在呢?他倒是走出農村了,生活事業兩不順利,小小年紀就脂肪肝,膽結石……這,這一身的毛病,以后怎么辦?。≡僬f了,這兩三年也見不到他,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不到一個星期就走了,我連孫子的手還沒焐熱呢!這些年,多虧了小妮子忙前忙后的,指著兒子啊,我這把老骨頭早就散架了……”
眾人陷入沉思,因為他們大多都有一個大學生孩子,而今都有著相同的故事……
母親連忙打斷父親的話,原因是母親不允許任何人說兒子的壞話,“你這說啥呢!”“對不住啊,各位!我家老頭子喝多了。”
眾人強顏歡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只是無奈嘆一口氣,罷了。
03父母的心愿
如果說,世上有那么一個人,他可以摒棄所有,對你好,這人一定是父母。
相信很多人會為小群的遭遇不平:
“不管如何,孩子一定要讀書??!”
“小群母親,重男輕女??!”
“這是報應啊”
……
小群的輟學到底是母親的重男輕女;還是父親的難為情;還是小群自己過于懂事的表現,不管怎樣,都讓我們心疼。
小群說:有些事,只有自己經歷了才會明白,但當你身陷之中之時,你會發現自己無能為力。
兩年前,我就生男生女問題和母親展開了一場“毫無疑義”的討論,最終結果是母親生氣,揚長而去。
父母希望我們過得好。
父母眼中的好:身體健康、諸事順意、家庭美滿、工作開心……
不周有話說:或許你與小群有著相似的經歷,或許你與弟弟有著相似的經歷,不管你有著怎樣的經歷,請不要忘記相隔百里的家中有一雙渴望的眼睛在期盼著你,他們不為別的,只是單純希望你好。如果你回家了,一天減少外出,多在家陪陪父母,因為我們可以算得出:可以和父母在一塊的時間。
如果你一年回家30天,你還可以陪父母……
如果你一年回家20天,你還可以陪父母……
如果你一年回家10天,你還可以陪父母……
如果你一年回家5天,你還可以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