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教學(如何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工作)
今天主要講一下學齡前兒童的啟蒙教育問題,希望幫助孩子的家長可以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啟蒙教育,讓孩子早早的贏在起跑線上。本篇屬于一個總綱,只是簡單地讓大家了解一下,后面會有更詳細的講解文章。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讓·皮亞杰(Jean Piaget)是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把孩子的成長分為4個階段,今天的理論主要針對于第一與第二階段,既感覺運動階段(0-2歲)與前運算階段(2-6歲)。
感覺運動階段,指的是這一時期的兒童,認知和與外界交互的主要行為依靠自身的動作和身體感官,他們會通過擺弄周圍的外物,用手觸摸,甚至是用嘴去咬來進行自己的識別與交互。這個時期的孩子啟明教育中心應該放在感官和小幅度運動的交互。所以,鮮艷的玩偶和運動的圖像是很關鍵的。很多家長在此時大多數選擇的啟蒙方式為早教視頻,其中大部分動畫是以一個事物的展示與讀法為主,這就足夠了,更多的比如英文讀法或者實際用途也有,但對于感覺運動時期的孩子還為時過早。身處此階段的孩子,只要簡單地讓孩子產生視覺刺激與認知就可以了,我曾經讀到過一本書,書的大體內容講述培養出高材生女兒的故事,其中對于剛出生的孩子早教方式很經典。
書中的父母為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準備了無數的顏色鮮艷玩偶,其中有各種小動物,把他們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告訴他們小動物的名字,而后的一段事前,把小玩具都放在孩子面前,說出玩具動物的名字,孩子會把手伸向正確的動物玩具上,這就是典型的感官刺激,我們只需要展示一個紅色的蘋果,并告訴孩子這是蘋果就好,不需要過多的教育孩子,這是水果,水果是甜的等等,這對于孩子過于抽象,此時的孩子無法理解。徒勞無功。所以對于此階段的孩子,父母們只要準備好鮮艷顏色的“教具”就可以完成這階段的啟蒙。
第二階段被稱之為前運算階段,此時2-6歲的孩子大都已經走進了幼兒園等早教的地方,但統一的教學又怎么能比得上父母耐心的教導呢。此階段的孩子啟蒙我們可以分為兩個小階段,分別對應孩子的此階段的兩個時期。
1、前概念期(2—4歲),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出現了聯想能力,這個時期的我們就可以開始對之前階段的教育進行加深。比如蘋果、菠蘿、香蕉等這些事物的教育啟蒙時,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這些東西都是屬于水果,加深之孩子學到的知識之間的聯系。而在學習方面,孩子們會在幼兒園學習的還大都是口頭上的知識,所以此時我們不需要操之過急的教孩子實數認字等操作,因為為時尚早,這些教育可以放在下個時期來進行。
2、直覺思維期(4—7歲),到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可啟蒙的東西就多了起來,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擁有了自主的中心思想,開始呈現直覺性的思維。此時的孩子們已經開始進入學前班等地方接觸簡單的數字與文字了,此時的時期又叫做前邏輯思維期,就是指孩子思維的不可逆性,就是說對于孩子來說,學會了1+2=3的時候,并不代表他們可以推理出3-1=2。所以此時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讓孩子對數字和文字的印象加深,比如寫著數字的彩色紙牌,又或者教他們數數或者簡單的唐詩,當然不需要他們理解,只要可以背誦就好。
當然要說的并不只有這些,今天只是讓大家粗略地了解下各年齡段對于孩子的意義,不同年齡的孩子處于什么時期,思維方式如何,真要詳細的講解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字。明天我會更新下一期,專門針對數字的啟蒙教育。這里是育孩有道,關注我,第一時間看到我分享的育兒經驗與孩子教育知識。歡迎大家轉發、點贊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