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孩子很聰明是潛臺詞是什么(所有老師都說孩子很聰明)
聰明和成績有關系,但不是完全相關的。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上了學之后,父母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成績和孩子的能力聯系在一起。要是孩子被貼上聰明的標簽,家長就會沾沾自喜。

因為這或許就是在暗示,孩子一定會取得成功一樣。反正相應的能力已經具備了,只要他們稍微用一點心,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的。
相對于勤奮,父母更希望孩子聰明
并不是所有時期的學習,都是勤奮能夠取勝的
在初中之前,學生們會覺得學習并沒有那么困難,只要自己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完成作業,成績就不會太差,到了考試時,題目也大都和知識點相似,這個階段的學習好像只和勤奮有關。
但是上了高中之后,這種愜意會馬上煙消云散的,因為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增加了很多,題海戰術也顯得十分乏力,只有思維跟得上老師,領會其中的要點,學會舉一反三,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答案。
這樣一來,勤奮和聰明相比,就會顯得沒有那么接近成功了。并且,如果學生一直執拗于勤奮改變現狀的觀點之中,最后的結果也會讓他自己被徹底擊倒的。
聰明的孩子都差不了
一旦當孩子被貼上聰明的標簽之后,他們自己的內心想法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變得非常有底氣,強大的心理暗示指引自己走向成功。
就算是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也沒有關系,只要稍微動一動腦,就能找到其他的解決辦法,就算是最后差一點,也會因為自己的另辟蹊徑取得相關的夸獎和認可的。
看著孩子自信滿滿的樣子,家長也會擁有更多的底氣和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最后一定會被成功眷顧。只要父母堅持相信孩子,就會像是個良性循環一樣,孩子愈發地成功。
“你家孩子很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老師話里的潛臺詞,你明白嗎
不要被表面意思所蒙騙
我們在拒絕別人之前,都會采用先揚后抑的方法,先把對方哄騙住,讓他的心情先保持愉悅,然后再用轉折詞相接。這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表達方式,也算是委婉地保護住對方。
但在這種表達中,語句的重點自然是落在了后半部分,也就是轉折詞之后跟隨的內容。就如同這句話,老師想要表達的內容是這個孩子學習不用心。相比于孩子對學習的靈性和感知能力,態度尤為關鍵。
畢竟孩子不能重視起來學習的話,再聰明也用不到正地方的話,不也是于事無補嗎?他浪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只會內耗自己的才能。得到的反饋也適得其反的。
這樣一來,家長要是只能接受老師夸獎孩子的部分,而不能虛心接受老師的指點的話,就是錯過了引導孩子走回正軌的最佳時機。因為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這種消極情緒所影響,變得不腳踏實地的。
聰明的定義向來都是模糊不清的
什么樣才能被稱之為聰明呢?做出了異于常人的行為會被視為聰明,比其他人反應速度快一些也算是聰明,甚至見樣學樣,模仿其他人完成任務,也能被認定為聰明。
那么每天會被稱贊為聰明的孩子可謂是不計其數的,這早已變成了社交當中的常態和禮儀,同樣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時候,也會使用這種給一個棗然后打一巴掌的招數。
但家長們一定要保持清晰的頭腦,不要被所謂的敷衍所欺騙到,甚至還會傻傻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瑕。到時候老師看不到起色和家長的態度,說不定感到更加失望就放棄對孩子其他的干涉和引導呢!
今日小結:
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