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給孩子減負(雙減之后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我家想想今年上小學一年級。學校也是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書面作業基本不用帶回家,在學校晚托班就完成了。
可以說,一年級的作業量是不多的。那我們對于孩子的學習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管了?
身邊的家長分為好幾種,有的是堅定的雞娃派,有的是直接躺平,還有的對于雙減政策出來后孩子的學習怎么規劃,沒有頭緒。
今天,我就來說說,在我們家庭里,給孩子做的學習規劃。
01
堅持每天閱讀
閱讀,是我在孩子3歲的時候開始的。
一開始,我們是親子閱讀。在孩子小的時候,或者是孩子認字量還不夠多的時候,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現在,隨著想想的識字量增多,給她看的書,就不僅僅局限于繪本故事了。可以選一些有故事情節的橋梁書。
前一陣子,給想想買的是一套《米小圈上學記》。這套書是她要求買的。因為她聽過《米小圈上學記》的故事,就非常想看這套書。
原本我打算入手另外類型的書。但看書,還是得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給她買回來之后,她開心地拆開包裝箱,一本一本拿出來看。
每天晚飯后,就是我們的閱讀時間。閱讀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有條件的話,每天至少保證30分鐘的閱讀。
那該怎樣開展閱讀呢?是不是把一本書看完就是閱讀了呢?
真正的閱讀不僅僅是看完一本書,我們還要引導孩子對書中的故事進行思考。
在閱讀中,我會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一開始,可以提出基礎的問題,比如何時、何地、何人、發生了何事?
接下來可以問:為什么會發生這件事?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呢?
問題可以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但是,切記不要為了提問題而打斷孩子的閱讀,閱讀應該是一件愉悅而連貫的事。
閱讀也應該成為我們生活中像吃飯一樣平常而自然的事情。
02
培養數學思維
再來說說數學。
低年級的數學,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計算能力。我們在平時先完成老師布置的口算作業。口算作業的目的是提升孩子的口算速度。
另外,我也注重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在想想上幼兒園的時候,我購入一套《摩比愛數學》。這套書共分3冊,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孩子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現在,我們會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思維練習。
數學思維是非常廣泛的概念,它包括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等等。在孩子成長及以后的工作中,數學思維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也有很多機會能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比如我和想想去菜場買菜。我就會告訴她這次我們要買什么菜,價格分別是多少,總共買了哪些蔬菜,總的價格是多少,我們現在還剩下多少錢,還能買什么菜。
在買菜的過程中,也鞏固了孩子的計算能力。
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在于我們怎樣去發現并引導孩子。
03
增強體育鍛煉
擁有健康強健的身體,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對于孩子也一樣。
我們平時很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給孩子做體育活動。
學校對想想也是有體能測評的。結合學校的要求,想想每天會練習跳繩。
同時想想在上舞蹈課,課后會做一些形體方面的基本功。
周末,我們會空出一天的時間帶想想出去活動。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去爬山,去郊游。
天氣沒那么好的時候,可以去室內的海洋館、氣象館或是科技館。
我們也做不到每周都有周末戶外活動,但我們要求至少每個月能打卡一次。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我對于孩子的學習規劃,并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
我想說的是,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規劃,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