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提前學小學知識好嗎(幼兒園有沒有必要學小學的知識)
幼升小,是孩子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所以,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學業有一個好的開端,在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時,就幫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加油!媽媽》中,董潔扮演的優優媽,就是這類家長的典型代表。她為了讓孩子能多學點東西,堅決反對幼兒園取消大班孩子幼小銜接課,恢復孩子午休時間的決定。

這種做法真的可以助力孩子今后的學習嗎?答案是否定的。
提前學習,通常指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內容,又或是在孩子上小學時提前學習初中內容。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看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超前學習對孩子來說,其實是弊大于利的。
- 超前學習,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著名的教育學家盧梭曾經說過:“教育必須順應人的自然天性。”孩子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都有著階段性的特征。過度的超前學習,違背了孩子認知發展規律,只會讓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找來了一對同卵雙胞胎,讓他們分別于出生后不同的月齡,進行爬樓梯練習。其中一個孩子,是在出生后第46周,每天練習10分鐘的爬樓梯。而另一個孩子,則是在出生后第53周開始,也是每天進行10分鐘的練習。
在他們出生滿54周時,也就是在最早開始練習的孩子練習了8周,后練習的孩子只練習了2周的時候,格塞爾對兩個孩子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只練習了2周的孩子,爬樓梯上5級樓梯的速度只要10秒。而練習了8周的那個孩子,爬上這5級的樓梯,卻需要20秒。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格塞爾分析說,出生46周的孩子,各方面的生長發育,都還尚未達到練習爬樓梯的階段,這時候強行對其進行練習,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當孩子出生滿53周時,他的身體已經具備練習爬樓梯的條件,這時再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不同階段的學科學習,都是按照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設置的。讓孩子過早地提前學習,違背了孩子的發展規律。當前來看,確實比其他的孩子提早掌握知識,但對于長遠來學,其實弊大于利。
- 超前學習,可能導致孩子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并不是微縮版的成人。孩子的身體、心理及認知發展水平有限,過早地讓孩子超前學習非適齡段的知識,孩子根本沒辦法理解這些知識,只能刻板地接收。
以5歲的橙橙為例。橙橙在培訓班上了一段時間的速算課后,20以內的加減法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做得又快又準。但是,如果我們把題目變換一下,孩子就不會做了。比如,如果你問橙橙2加3等于多少,橙橙可以很快地告訴你是5。但當我們問橙橙,5可以分成哪兩個數字時,橙橙就回答不出來了。
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數量、加減等數學概念還不能理解。在他們還沒有熟悉概念時,就讓孩子提前學習數學計算,他們就只能刻意地練習,把那些題目的答案硬背下來。
刻板方式的學習,會讓孩子失去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不愛思考的習慣。
- 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學習好,興趣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然而,超前學習,卻可能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經常聽到不少媽媽抱怨,孩子上課不認真,不愛寫作業。仔細盤問,這些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入學前就在家長的安排下,提前在培訓班學習了這學期的學科內容。
孩子天生會對各種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從而產生興趣。如果孩子在上小學前,就提前學習了相關的學科知識。那么,到了上學時,要學的那些知識對他來說已經成了舊知,孩子對這些內容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再加上重復的學習會讓孩子感到無聊,這些都是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
所以,讓孩子超前學習,不但不能助力孩子的學業,還可能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攔路虎。想要提升孩子的學業,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順著天性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