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怎么管教孩子(孩子該不該管教)
今天深究一下,小孩的學習,家長要不要長途跋涉的管教?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我們可以把管教拆開來,拆成管和教,這是兩件不一樣的行為。管是指家長認為小孩不聽話,需要家長管一管。教是指家長認為小孩做不好事情,需要家長教一教。無論是管還是教,都是家長寄托于一種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導致的行為。
1.小孩不聽話,管一管
就從學習這單方面來講,家長叫小孩去學習,小孩不聽家長的話,家長就炸飛了心情,認為小孩不聽話,所以家長想管一管不聽話的小孩。是不聽話,不是聽不懂。
既然聽懂了,為什么不聽家長的話去學習,反而做別的事情去了?這是家長干涉了小孩自主學習的權利,也就是家長把小孩自主的能力給剝奪了。本來學習就是小孩自己的,家長一旦管小孩學習的事情,那主動變為被動,他們自然而然想跟這種被剝奪權利的事情做斗爭。有些父母就很疑惑,這是我們出錢給小孩讀書的呀,那為什么不能管?
對,家長付錢給小孩讀書,的確是家長給小孩讀書的條件,理應是要聽話。可是,家長還是不了解一個事實。你出錢讓他讀書,那讀書自然而然是小孩的事情了,跟家長并沒有實際關系。小孩讀書讀得好,說明小孩覺得讀書能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這些家長得偷笑得有點自豪。因為有些小孩讀書就是讀不好,不僅沒意識讀書能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也沒認識到讀好書也是實現理想的一部分,這些家長就會覺得浪費了錢財。
所以,在大部分家長眼里,小孩讀書學習的結果實際是家長能不能獲得一種虛榮心。小孩讀書不積極,得管。
這就是越管越得不到想要的,這是一種干涉了小孩自己學習的課題的后果。
2.小孩做不好事,教一教
小孩學習不怎么好,怎么辦?這是一些家長頭疼的原因,總覺得小孩讀書讀不好,以后出來社會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也無法找到人結婚……千萬個理由。
小孩學習不好,這是家長對小孩的期望太高了。每個小孩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有些小孩的接受能力就是強一點,這有什么辦法嗎?沒辦法,天生的。
學習不好,是小孩自己的事情,這真跟家長沒關系。一是孩子的認知,二是家長管太多,三是學校沒教好。
我們把小孩交給學校,那學校就有義務教小孩所有學校能教學的知識。所以,家長并不需要教小孩學習上的問題,如果學校都無法讓學生學到知識,學校的老師有很大責任。更何況,學校教不好,家長怎么教也不會好。
3.如何面對小孩學習
這就是涉及到個人課題了,家長就得做回家長要做的事情,不要干涉小孩學習。家長對小孩的職責其實很簡單,一是讓小孩有飯吃,二是關心小孩的身心健康。
關于學習方面,家長要學會逐漸地放開管一管和教一教的行為。家長可以做回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努力了,小孩會看在眼里,記在心理。小孩就會效仿家長的努力方式,那小孩自然學習有成。即使學習沒那么理想,家長也需要有信任的態度去對待子女的學習。
總而言之,小孩學習只是他們自己的個人課題,家長不要干涉。家長的個人課題就是給小孩提供吃飽飯的條件和關心小孩的成長心理路程,而不只是關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