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中的情緒管理(親子關(guān)系中的情緒管理)

借助建設工程全過程管理理念,看看如何具體化情緒管理問題,促進親子關(guān)系互動良好。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既然情緒由事情引發(fā),那么重要的是事情發(fā)生之前,提前予以溝通,化解情緒。
投資控制的事前管理是做好預算,對于情緒控制來說,事前管理就是做好溝通,具體方式就是溝通三個流程,即“表達感受,呈現(xiàn)事實,尊重選擇”。這類似三明治,關(guān)系良好為主。
對于親子互動來說,這個溝通流程的意思,就是把溝通作為平等主體對話,先感性拉近距離,后理性給出好壞情形,再人性化尊重不同做法,也可以表達為,“我建議你選擇,你選擇你擔責,你擔責我陪伴”。
為此,要接受一個基本前提,即溝通只是傳遞信息而已,允許孩子不接受我們看法,尊重孩子選擇自我成長方式,畢竟早受挫折早受益。
理論解釋已經(jīng)很多,我們看生活例子。
1、孩子要買手機,如何溝通?
其實實際情況是孩子提出買游戲機,最后還答應了。
帶有積極表情,如面部表情微笑、身段表情擁抱拍肩膀、言語表情溫和,“你能主動和爸媽說這事,我很高興,說明咱們互相信任哈”,“你能給出理由嗎,知道帶來的后果嘛~~~我給出兩種可能后果,一個是借助手機放松心情,促進學習,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貪玩手機,影響學習”,“你考慮一下,這個事由你自己來決定吧”。
這里折磨家長的是,明知道孩子有了手機一定會影響學習,還不得不尊重孩子選擇,為何要如此呢?因為大禹治水的故事擺在那里,與其堵塞不如疏導,再說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還因為我們無法因噎廢食,反過來還可以借助管理手機,提高孩子管理自我能力。
類似故事很多,比如大寒天孩子要吃冰激凌咋辦,給出表揚,說出后果,自己選擇,然后該如何如何,接受孩子因此感冒打針最差后果即可。
2、孩子在商場要玩具,如何處理?
這個一般指的是幼兒孩子,問題不在于孩子而是家長。可以提前約定好買啥,還可以直接去玩具區(qū)給買,當然也可以避開玩具區(qū)。幼兒階段孩子講道理不管用,更加靈活方式處理,如果到了商場買個沒完,就屬于事中管理。
3、孩子不想?yún)⒓佑⒄Z比賽活動,如何辦?
當時有個英語演講比賽活動,這是鍛煉機會,孩子意愿性不強,判斷是沒有好好準備,更有怕丟臉不敢參加心理,但不管如何參加就比不參加強,于是溝通中建議參加比賽,也是這三個流程,最后孩子選擇不參加,不過同意去現(xiàn)場觀摩,那就尊重好了。
于是人家比賽時候,就帶著孩子去現(xiàn)場看,知道也就那么回事,類似于變相參加比賽了。后來又有比賽機會,再次提前溝通,答應參加,一路過關(guān)斬將,竟然獲得第一名,得到獎狀、獎杯、蘋果迷你播放器。
4、孩子假期迷戀玩游戲,晚上作業(yè)寫得晚,如何辦?
這些問題非常常見,每個家長都會遇到,比較好的辦法還是提前溝通,這時候溝通流程不變,但內(nèi)容要調(diào)整,如“咱們商量下這個事情”“學習時間、玩的時間、活動時間需要確定一下,可以討論兩個方案”“選擇權(quán)給你,但一旦選擇就要監(jiān)督執(zhí)行,違反需要減少喜歡的東西”。
把選擇方案進行細化,比如可以玩多久,最晚幾點睡覺,約法三章,堅決執(zhí)行,選擇就要擔責。比如,假期玩游戲時間的溝通,從孩子提出一天8小時,溝通到一天5小時,沒辦法,家長上班總不能時刻盯著吧,有了約定就有了規(guī)則,也就有約束,時間長短也就不太重要。
5、孩子喜歡異性同學,如何辦?
如果孩子主動提出來,說明親子關(guān)系很好,按照溝通流程走,給出理解和分析,建議學習為主保持友誼,也不強硬制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前溝通本質(zhì)就是說出訴求,處理情緒,溝通結(jié)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借此讓孩子知道,凡事可以溝通解決,一旦選擇要承擔后果,培養(yǎng)自我思考與負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