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沉迷于游戲,父母應該怎么做(孩子沉迷于游戲)
晚上下班回家,我發現已經上初中的兒子正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游戲,看到我回來后他看起來有些緊張,急急忙忙的把手機放到桌子上就進了自己的小房間。這種現象幾乎每天都會上演,任憑我軟硬兼施,孩子總也改不了玩手機的壞習慣。這讓我很是焦慮,因為孩子現在的心思全花在游戲上,一點也不愿意學習,這該如何是好呢?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玩游戲會上癮,這不僅體現在孩子身上,在大人身上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不妨從根源上思考一下,為什么游戲能不分年齡的吸引人呢?
游戲容易讓人沉迷的原因
《一觸即發:強迫癥患者的回憶錄》作者弗萊徹·沃特曼在書中寫道:
如果你的生活遇到問題或者讓你感到厭倦,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毫無價值,那么你就很容易將注意力轉向電子游戲,說”我能完美地完成任務”。
1、游戲的虛擬世界帶給人們平時無法體驗到的滿足感
游戲中會有很多不同于我們現實生活的場景,在游戲里我們可以任意的和對方廝殺,也可以盡情的飆車,瀟灑的開飛機,當然還可以打怪升級。這都會讓人們感受到新鮮、刺激和滿足,莫名的就會興奮起來。
2、競技型的游戲能夠帶給人們獲勝的快感
游戲是虛擬世界,所以任何人在游戲中都是以實力論英雄,和顏值,身材,身份地位無關。也許在生活中人們會覺得不得志,沒有嘗試過獲勝的滋味,但是游戲中卻很有可能成為最大的英雄,享受著他人的崇拜。
3、即時獎勵機制能夠帶給人們強烈的成就感
在游戲中人們爭強好勝其實是有原因的,不僅能夠順利升級,而且立刻就能夠得到看得見的獎勵,除了那一張排行榜之外,還可以獲得大家最想要的裝備,這種第一時間的回饋自然能夠讓人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4、游戲的設計簡單,入門門檻非常低
現在很多游戲設計者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都會把游戲盡量的簡單化,這樣能夠讓人們很快的投入其中,而且從中找到自信。當然隨著級別越來越高,難度也會有所增加,這反而更加吸引人們去挑戰,自然也就會更著迷。
不難看出,即時滿足是人們癡迷游戲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這恰恰也是人們的本能。
即時滿足在游戲中與學習中的區別
我覺得主要有這3種區別:
- 實現目標的路徑不同
在游戲中,人們如果想要追求滿足感,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不愿意通過自己的實力一級一級往上打,也可以花錢買裝備,這樣升級的速度就會快很多。
但是在學習中,除了依靠自己的努力之外,根本沒有第2條路可以選擇。雖然我們可以報各種輔導班,買各種課外書,但是如果自己不求上進,那么花再多的錢都是無用的。
- 實現目標過程中的感受不同
我們在玩游戲時,雖然每一關的難度都會有所遞增,但同時也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為設計者往往會誘導人們去解鎖,所以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大家的心情都是保持在非常興奮的狀態,可以說更多的是快感。
但是學習卻不同,隨著學習知識的越來越深入,孩子想要理解就需要花費更多的腦細胞,而且未必是付出就能有收獲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痛并快樂,但是痛又大于快樂,至少對于大部分的普通孩子都是如此。
- 實現目標的時間線不同
當我們在游戲中取得勝利之后,很快就能得到看得到的獎勵,這讓大家能夠及時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所以是非常激動和興奮的。
但是學習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雖然孩子一直在努力,但是卻未必在短期內就能看到有效的成績提高,只有在不斷的知識積累之后,我們才能看到孩子的進步。
所以孩子們才會選擇游戲,而暫時放棄較為困難的學習。
然而這種即使滿足的心理卻是一種潛在危機:
優先處理那些瑣碎很簡單的事務,茍且在一種即時性的滿足狀態中,但卻對真正的危機或者戰略目標,充耳不聞。
父母可以嘗試用這些方法通過心理需求來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式
1、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潛能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潛在的能力,但這種潛能有時也許會被掩埋一輩子。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學會多鼓勵孩子,針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要用不同的語言去表現出自己的欣慰之情。
這樣孩子才能越來越充滿自信,他們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所以會愿意主動的通過學習去證明自己,從而把體內的潛能完美的激發出來。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家庭中,父母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想讓孩子愛上學習,父母必須起到表率作用,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引導孩子。
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應該放下手機,拿起書坐在孩子的身邊,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的一個行為遠比千萬句嘮叨更有用,因為當孩子發現父母在進入社會之后依然還會學習,自然也就能了解學習的重要性,把學習當作終身所追求的事業。
3、養成成長性思維
正如前面我們所提到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我們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眼前,而是要盡量的放長遠,讓目光具有成長性,這樣即便短期內看不到努力的效果,也能夠很坦然的去接受。
學習是一條沒有捷徑的道路,孩子只有一往直前的勇敢走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著自己的知識,塑造著自己的修養,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然能看到他們的成長。
4、制定階段性目標
游戲中的每一個小通關都能得到獎勵的這項小設計其實是非常值得我們用在學習上的,因為孩子們的學習之路真的很漫長,如果直接把目標定位于高考,那么很難讓孩子有直觀的感受,自然也就無法激勵他們去進步。
這時我們不妨把長遠目標分為幾個階段性目標去完成,可以具體到一個學期,一個月甚至是一周,也可以是完成多少道數學題,背誦多少首古詩,又或者是期中、期末考試進步多少,這些都是不同但卻具體的目標,有利于孩子更直觀的去完成。
讓孩子每完成一個階段性目標之后,父母都應該及時送上自己的贊美之詞,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去完成接下來的目標。當然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獎勵的方法去激勵孩子,這也是對他們完成目標的一種肯定方式。
總結
孩子愛玩游戲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而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很多的,玩游戲耽誤學習只是其中一種。
也就是即便孩子不玩游戲,也有可能因為其他的事情而影響學習,所以杜絕孩子玩游戲并不是讓孩子愿意學習的根本方法。
只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中能夠尋找到樂趣,那么他們才會真正的愛上學習,這時也許不用父母多說,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戒掉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