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為什么會有溝通障礙呢(父母和孩子之間為什么會有溝通障礙和沖突)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似乎和父母有說不完的話,根本沒有自己的秘密可言,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他們有了心事寧可和同學說也不愿意多與父母交流,大人與孩子之間似乎有了一條看不見的鴻溝,拉開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這個時候的父母和孩子,就像是雞和狗,不同物種之間是沒有交流機會的,因為他們各自的表達方式不同,只有相同頻道上的語言,站在同一立場上才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變化,如果家長總是把他們當成童年時候的模樣,其實就已經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不同的立場上。
溝通要從心開始,如果只注重形式和身份沒有了心的交流,溝通就不能成立。很多父母都是礙于家長的面子,要維護大人的尊嚴,總是用命令或者說教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年紀小的時候他們還能聽得進去,但是年紀大了之后自然就不會聽進去,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
他們渴望被尊重和被理解,而不是來自家長單方面的說教,講道理。如果不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其實家長和孩子就變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自然就沒有辦法正常的交流,各說各話。
真正的教育是要父母進入孩子的世界,和他們打成一片,然后再將孩子帶入自己的世界,這樣的教育是最有效的。
有的時候孩子追星,玩游戲,看動畫片,有什么樣的興趣,往往是因為家長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從一開始就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否定孩子,以耽誤學習為名從一開始就不愿意去認真了解,這其實是從父母的角度關閉了溝通的大門。
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說,而是父母根本就沒有想要聽,和孩子站在了兩個世界,不同的立場說話,一下子就拉開了距離。
其實有的時候父母可以嘗試進入孩子的世界中,即使一開始覺得沒意思,也要耐心去嘗試理解,因為在孩子的世界中那是很有意義且有趣的,父母在了解的過程中說不定就會覺得有意思起來。
之所以會溝通困難,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長和孩子都活在各自的世界中不愿意走出來,如果父母能夠做出榜樣,嘗試去理解和傾聽,那么也能夠帶領孩子一起加深相互之間的理解。
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出了問題,必然不只是孩子自己有問題,父母也要學會反思,大人的優勢就在于能比孩子想得更多,也愿意做出更多的改變,如果父母總是單方面的覺得自己沒錯,錯的是孩子,那樣教育是沒有辦法繼續進行下去的。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代溝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長年累月各種小事積攢而成的改變,如果父母能夠經常自省,及早發現問題,那么將來在孩子年紀大一些的時候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