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孩子叛逆家長怎么教育(三年級孩子有點叛逆怎么辦)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孩子的叛逆其實是早期教育不當造成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特別在意兩個字——聽話。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說“聽話不哭”;當孩子會走路時,家長說“聽話不跑”;吃飯時,“聽話吃飯”……而當孩子不配合時,家長聲色俱厲的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
家長為何如此熱衷于讓孩子“聽話”呢?其實是一種懶惰的表現(xiàn)。
因為孩子小、有些事一時之間無法理解,所以照顧孩子的過程是比較費神的。而家長為了不耗神,所以會期望孩子聽話。而當孩子無法達到家長的預期時,有些父母會采取強硬手段,迫使孩子聽話。
這樣一來,父母省去了解釋說明的過程,教育過程也輕松了許多。
孩子三年級,他早已經(jīng)處于叛逆期,在孩子的成長整個成長期中,他一共會經(jīng)歷三個叛逆期,2到5歲早期自我意識形成叛逆期,以及7至12歲第二階段叛逆期,還有13至18歲青春期叛逆期。
三年級他正處于第二階段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處于自我意識成長迷茫階段,他往往他自我意識已經(jīng)長成,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自主性格并沒完全長成,這時需要家長很好的引導和幫助,多與溝通。
這時候,父母應多多陪伴,多多參與孩子的生活以及學習方面,讓他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也就是說平常孩子,要讓他明白一個獎罰分明的道理,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而且獎罰一定要清楚,100%執(zhí)行到位,罰要罰得痛,獎要獎到他心里。
千萬不能模棱兩可,不然他的整個青春期就會非常的難以溝通。第二階段叛逆期非常的重要,一定要重視。不然第三階段叛逆期就完全沒法,溝通了。
當孩子還是孩子時,他們身體發(fā)育不成熟,肌肉不完善,力量有限,面臨生存威脅。也就是說他們須要依靠父母而存活,也是孩子不得不聽從父母的前提。
父母因為孩子不符合預期而發(fā)怒時,在孩子眼中,這是一種生存威脅,趨利避害的天性使然,孩子會選擇妥協(xié),以暫時遠離威脅。
孩子的妥協(xié)并不意味著他們會放棄嘗試的權(quán)利,他們在等待時機,當他們的身體機能有所突破時,隱藏于他們內(nèi)心的渴望會再次點燃,這是他們檢驗自己力量的必經(jīng)過程。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經(jīng)過一二年級的適應期后,身體發(fā)育也迎來的第一個高峰期。此時,孩子無論是在經(jīng)驗還是力量上都有了新進展。這種經(jīng)驗和力量需要檢驗,因此孩子會去挑戰(zhàn)父母的權(quán)威。
如果早期教育中,父母以引導為主,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xiàn)會平和一些;如果早期教育中,父母以壓制為主,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xiàn)則會暴躁一些。
孩子的叛逆實則是為了體現(xiàn)價值感。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價值感體現(xiàn)越多,其行為表現(xiàn)越穩(wěn)定;反之,其行為表現(xiàn)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