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分離焦慮怎么辦?(孩子離開母親焦慮怎么辦)
早晨我送二寶去幼兒園,碰到樓下張阿姨正在哄她家的小孫女依依。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依依乖,不哭了啊,媽媽過幾天就回來了。”張阿姨耐心地哄著小女孩。
看到我,阿姨有點無奈地說:“依依四個月時她媽媽去外縣上班,每周回來一次,把她交給我帶。那時候她好乖的,不哭不鬧,我也省心。自從過了一歲,小妞妞倒不乖了,每次她媽媽一離開,她就哭個不停,真是越大越不好哄。”
張阿姨又說,依依每次看到媽媽就要媽媽抱,媽媽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好像生怕媽媽走了似的。
最磨人的是媽媽每次離開前,依依總是和媽媽難舍難分,害得奶奶也在一邊著急,有時候急了奶奶甚至硬把依依抱過來,媽媽才能脫身去上班。

依依一歲了,喜歡纏著媽媽,不想和媽媽分離,一旦和媽媽分開就傷心得大哭,這種情況叫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大概在一歲左右。
拿依依來說,在她幾個月時媽媽離開她,她沒有大的反應。
而她一歲時媽媽再離開 ,她開始焦慮,大哭,是因為一歲時,依依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不過此時,她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一旦和媽媽分開,媽媽就不見了,她就沒有了安全感。
所以,依依會傷心地大哭。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分離焦慮很正常
大概在一歲之前,寶寶會出現分離焦慮,在1-3歲達到頂峰。
而一歲前的孩子,即使說話不清晰,也已經意識到,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
當有人問他簡單的問題,比如“媽媽在哪兒”、“爸爸呢”,他會用小手指指,嘴里發出“啊啊嗯嗯”的聲音。
這是孩子成長中的進步,是讓人高興的事。但同時,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當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也開始產生了焦慮。
比如,當孩子和媽媽在一起時,會明顯很開心,即使別人想抱抱他,孩子一般也讓抱(個別孩子可能會認生,不喜歡被抱)。不過,當媽媽離開后,孩子會明顯地不開心,他變得焦慮,眼睛會不停地搜索,仿佛在說,媽媽去哪兒了。
他不知道,媽媽只是暫時離開一下,不是真的離開。但他理解不了,只是擔心媽媽會拋棄他,所以他會不安,會哭鬧。
我家二寶從小就很乖,在她幾個月時,她可以自己躺著玩上半小時左右。當然,那種情況下,我雖然會做一些事情,但經常在她面前晃悠,讓她能感受到我的存在。
只是,每當吃飯時間,我們都去吃飯,只留下她自己在房間里,她會哭鬧。
后來,到了飯點,我把二寶抱出來,放在小推車上,我一邊吃一邊看著她,還時不時跟她說幾句話,她再沒有哭鬧過,乖乖地躺著。
有了自我意識的孩子,會害怕自己被媽媽拋棄,所以他需要感受父母在身邊,確定媽媽沒有離開時,他才有安全感。
否則,他會哭鬧,會引起父母注意,才能找到安全感。
怎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中正常的現象,不過,若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時情緒波動較大,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當然也影響成年人的情緒。
所以,父母們需要想想辦法,來緩解這種焦慮,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時期。
第一,給孩子一個緩沖期。
大寶一歲零兩個月時被婆婆帶回了老家,那時候我每周日休息時都回去看她。
每次離開時,我會提前跟她玩一會兒,并用商量的語氣告訴她,“媽媽要回去工作了,過幾天才能回來。”
或者抱著她安慰一番,“媽媽每天都想你,會給你打電話,你要好好跟奶奶玩,這樣媽媽才能安心地工作。媽媽上班了,才能掙到錢,才可以給寶寶買玩具、買奶粉。”
或者,我和婆婆一起帶著大寶玩,我會看時間差不多時,讓婆婆帶著大寶去小花園玩,或者哄著她去摘一朵花。
分離固然讓孩子委屈、難過,但若給孩子一個緩沖期,讓分離來得不是那么突然,孩子接受起來,心理上也會好過一些。
第二,給孩子多一些安全感。
不同的孩子,面對分離焦慮時,反應也不相同。
有的孩子,和媽媽分離以后,只是哭鬧一小會兒,被長輩一哄,或者給他吃個零食水果,哄著他玩會兒玩具,他就忘了,情緒也好了。
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比較足,面對分離,能很快調整自己。
心理學上認為,0-2歲的寶寶,當他得到父母(尤其是媽媽)足夠的照顧,生活得比較有規律時,他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信任,內心會獲得安全感。
反之,他會產生懷疑,內心也會沒有安全感。
孩子出生后,父母要給予他細致的照顧,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平時還要多和他互動,孩子才能建立安全感。
比如,父母平時要多和孩子說話,不管是給他換尿布時、喂奶時、哄睡時。時間一長,孩子會熟悉父母的聲音,當他聽到他們的聲音,他就會產生一種安全感。
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性格會比較樂觀,他相信媽媽,即使媽媽和他分離,也是暫時的,媽媽不會丟下他,她會回來的。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中很正常的現象,父母既不要過分夸大,覺得事情棘手,壓力大;也不要一點兒不放在心上,覺得孩子哭一哭,鬧一鬧,事情就過去了。
有心的父母會認真看待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事,并用自己的智慧去幫助孩子,讓孩子順利度過每一段特殊時期,不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