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化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孩子入園家長焦慮)
又是一年開學季,今年閨蜜的二胎兒子開始上幼兒園,她已經為此準備了整個暑假。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前幾天,孩子試讀時開開心心,閨蜜高興地對我說:“總算成功度過了分離焦慮了。”
我為她高興之余,不免想起當年女兒入園的情況,心里非常愧疚。說實話,每次回想當年,我都想穿越回去打自己兩個耳光,為自己當初的狠心。
女兒差不多兩周歲時,我工作太忙,家中老人身體不好,沒法帶她,不得不提前送去幼兒園。
第一天送去時,我按老師說的陪她玩,等她玩到忘乎所以時,在老師的暗示下,我悄悄走掉了。
結果還沒走到樓下,就聽見她撕心裂肺的哭聲,我雖然很心疼,但還是硬著頭皮走掉了。
第二天再送她去幼兒園,她一看我走,就抱緊我一個勁哭著,我把她的手一一掰開,哄了兩句,交給老師就走了,結果不出意料又聽到她的大哭聲。
雖然當時我挺心疼的,但因為聽老人說一定不能心軟,所以還是硬心腸走了。
那個時候我沒讀過兒童心理學,不懂什么是分離焦慮,更不知道該如何幫孩子順利度過這種分離焦慮,就這樣直接強迫分離。
還好孩子一向開朗,三天后在園里交到小朋友,不再抗拒去幼兒園了。但那之后有段時間孩子雖然還是很開朗,卻有點膽小,也很粘我。
后來我開始學習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才知道這是我當時粗暴分離留下的后遺癥。還好我發現及時,盡量安撫她的情緒,才又慢慢打開孩子的心扉。
什么是入園焦慮?
入園焦慮指的是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后出現的分離性焦慮。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入園焦慮表現各不相同,不是一味地哭鬧而已。比較常見的入園焦慮表現有:
- 大哭大鬧。孩子一離開父母就哭得驚天動地,不肯吃飯、不肯午睡,拒絕去幼兒園。
- 膽小怯懦。有些孩子表現很正常,在幼兒園里能跟上老師上課游戲,但變得特別膽小,不敢也不懂得拒絕別人。
- 出現嘔吐,腹痛,頭痛等癥狀。這是孩子因焦慮情緒影響導致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所致,嚴重的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入園焦慮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有入園焦慮,是因為他與朝夕相伴的父母或監護人分開,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地方。
這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獨立,沒有熟悉的爸媽在身旁,本能地對陌生環境有恐懼,讓他產生了焦慮情緒。
此時,如果父母和身邊人不懂得安撫他們,任由他們的焦慮情緒蔓延,更有甚者,父母一聽孩子哭鬧就心煩,斥責打罵孩子,那就會更加重這種焦慮。
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呢?
首先,適當降低親子的依戀程度。
父母要學會適當放手,平時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知道自己能獨立完成很多事的,增強他獨自面對未知的自信心,慢慢減輕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如果有可能,別總是同一個人帶孩子,多讓其他親人幫忙帶,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他也比較不會排斥幼兒園里陌生的老師。
其次,增強幼兒園的吸引力。
入園之前,父母要和孩子多溝通,讓他們知道自己將要去幼兒園;多給孩子說說上幼兒園的好處,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后,父母每天都要抽時間跟孩子聊天,引導他們談園里發生的事情,并順勢強調幼兒園的好玩,激發孩子對幼兒園的興趣,降低抵觸心理。
另外,在孩子心中建立老師親切的形象也有助于增強孩子對幼兒園的喜歡。
家長可多了解孩子與老師相處的情景,從中發現老師對孩子的照顧,在孩子面前強化這種照顧,告訴孩子老師喜歡他,以讓孩子減輕對老師的畏懼。
再次,幫孩子與小朋友建立關系。
跟孩子談論幼兒園里的小朋友,鼓勵他去交朋友,可以幫孩子準備小玩具,讓他帶去跟好朋友一起玩。
父母也可主動結交班里小朋友的家長,找時間一起活動,幫孩子走出去,跟小朋友建立關系。
當孩子在幼兒園里有了熟悉的朋友,就不會再排斥去幼兒園了。
最后,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有些父母怕孩子在幼兒園受到欺負,于是不斷詢問孩子在園的情況,諸如:“有沒有吃飯?老師有沒有喂你?”“小朋友有沒有打你?”
這些問題不但不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反而會讓他們更加緊張不安,加深入園焦慮感。所以,父母自己不要過于焦慮。
另外,父母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不要急于擺脫孩子。父母要盡量設法讓孩子感到分離不突然,可以提前帶孩子去熟悉幼兒園,在入園初期提前接孩子回家。
如果孩子出現入園焦慮的癥狀,要耐心陪他度過,不可粗暴打罵或言語恐嚇。
【結語】:孩子上幼兒園,是進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父母在做好準備,耐心了陪他們度過分離焦慮,讓他們開開心心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