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開學家長就焦慮(孩子要上學了家長很焦慮)
摘要: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作為家長,其實比孩子都發愁,實在是不想開學,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呢?聽魏老師細細道來。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前幾天,有一位二線城市的粉絲家長跟我說,孩子現在上初一,公立學校,走讀。這眼看孩子就要開學了,作為一名家長,都十分地不愿意開學,感覺自己比孩子更焦慮。
因為一旦開學,意味著每天早晨6點就要起床,晚上12點才能睡覺,白天還要工作,每天還得給孩子做飯,真的是想想都覺得郁悶。到底該怎么調節自己的這種焦慮心情呢?
今天在這里,我就借回復這位家長的機會,跟大家說一些我的觀點和思路,供所有的家長們參考。
由于我不太了解這位粉絲家庭里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以及老人是否有幫襯等等具體情況,所以我只能是靠我自己的大致推測,跟大家說以下幾條思路或建議。
第一,你焦慮、緊張的心情,從本質上來講,還是錯誤的傳統教育觀念在作祟。
因為你自己把孩子上學這件事看得過重,把為孩子搞好后勤服務這件事看得太重。正因為把一件事看得過重,一個人才會因此而倍感壓力和焦慮。
主要就是周圍的家庭,周圍的父母,都是這么服務孩子的,所以你也就隨大流跟著去這么做了。
但殊不知,這已經是一種過時的、錯誤的教育理念。這樣無微不至地服務孩子,不但不會對孩子的能力培養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而且還會使自己內心很焦慮,身體很疲憊。
一方面,一個接近13歲的孩子,其實大多數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自己搞定,不是她不會做,只是父母偏偏要認為她不會,事實的真相就是這樣。
你讓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生活方面的事情,不但可以減輕父母的一些負擔,還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綜合能力。
大家還記得我經常說的一個教育理念嗎?學習絕大部分來源于生活,而不僅僅是來源于學校教材。
另一方面,我也說過很多次了,當前時代,學校對人能力培養的作用其實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絕大多數人的知識與技能都是在步入社會之后學到的,學校里學的這點點東西,對于絕大多數人,大部分將來都是如數還給老師的。
第二,孩子日后在社會中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就是職業技能(為了維持基本生計),另一方面就是生活技能(為了幸福地生活)。
前面已經說了,職業技能基本都是靠工作之后慢慢培養,畢竟學校教材內容都非常地滯后,社會發展變化很快,即使孩子讀完本科、碩士,也一樣是這么個道理。至于極少數讀完博士搞科研工作的人,咱們這里暫且不談,因為這畢竟不能算大多數人。
而生活技能,就是靠每天自己處理一些生活瑣事來鍛煉的,無非就是與吃喝拉撒相關的各種事情。千萬別小瞧這些事,這并不是小事,這些小事恰恰是決定大多數人是否能幸福生活的重要輔助因素。
在今后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生活成本也水漲船高,人工成本也會越來越高,你現在就應該能感覺到,很多明明是生活中的瑣碎事情,你叫人過來上門服務一下,就會收你很多錢,對吧?
很多服務其實原材料根本值不了多少錢,但是人工費可能就是材料費的好幾倍。
所以,以后每個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時時、處處都花錢找別人做,很多技術含量不太高的小事情,其實依靠自己的生活技能就完全可以搞定的。
比如,我舉個我自己最近遇到的例子,我因為近期外出不多,車放了將近2個月沒開,啟動不了。如果叫別人上門來檢測、維護、充電,這么一圈操作下來,至少200元左右。
但是我自己懂汽車原理,知道是電瓶虧電,于是我直接網上下單,買了一個汽車電瓶充電器,57元,然后自己把電瓶卸下來,拿回家,充滿電,再裝回到車上,就搞定了。這樣做節約的不僅僅是錢,還省了不少時間,其實效率是很高的。
第三,嘗試看淡當前的學校教育,嘗試對孩子的生活放手,就會減少很多焦慮,輕松不少。
事實上,學校老師和周圍的大部分人,營造的緊張學習氣氛,統統都是假象。這個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很多你以為很重要的事情,其實當你把眼光放長遠來看時,根本就沒那么重要。學校教育僅僅只是人生道路上很短、很次要的一小段學習經歷,很多人都由于認知的局限,過度放大了學校教育的作用,過分夸大了應試學習的實際效果。
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物質生活多樣化的環境中,見多識廣,其實他們什么都會做,只是家長偏偏要固執地認為他不會做。
所以,完全可以嘗試對孩子的生活放手,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生活瑣事,這樣既可以減輕家長的家務壓力,又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生活技能,還能有效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
大多數家長非要固執地為孩子進行全方位服務,那是因為你固執地認為當前學校教育很重要,固執地認為孩子什么也不會做。
但事實的真相卻恰好相反,當前的學校教育根本沒那么重要,所以就沒必要過分看重學校教育以及孩子的考試成績;孩子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無能,所以更沒有必要把十幾歲的孩子當成嬰兒一樣去服務。
總之,最全的、最好的學習素材,都來自于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生活中時時都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也處處都有供我們學習的內容,關鍵看大家是否有心了。
而每個人一生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職業技能,基本上都是在步入社會之后,工作多年以后,慢慢鍛煉和培養出來的,絕大多數人學校里學過的知識,大部分都無法直接用到工作當中。
并且,除了維持生計的職業技能以外,處理生活中各種瑣碎事情的生活技能,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