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中了,很難溝通不聽話怎么辦(高中的孩子為什么不聽話怎么引導他)
先說不聽話的原因,再說解決方案
原因是上了高中之后,大部分孩子都正趕上青春期的階段,由于激素的影響這個時候本身就容易情緒不穩定、再加上上自主意識增強、到了高中以后學業壓力突然變大。所以不聽話易怒是正常的。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該怎么辦?
大部分孩子這個階段明顯的心理特點就是需要被認可、尊重
所以這個時候跟孩子溝通就教導型談話要轉變為溝通

注意溝通的核心不是說服對方而是達成共識,事實上一個人很難說服另外一個人
解決方案:你想讓一個人去做一件事,無非就兩個點,恐懼或是希望
孩子小時候你可以用讓他恐懼的方式去讓他學習
比如告訴他:“小子,今晚要是不把作業寫完了你試試!你看我修不修理你!”
但是上了高中你會發現,這招不好使了,嚇唬不住了,他不怕你了
那你就要換方法了,用希望去激勵他
什么是希望?不同的孩子給他的希望不一樣。
舉個例子:我一個學生高考之后跟我說很后悔沒好好學習
我說你剛高考完怎么就后悔了?
他說我去北京之后參觀了很多大學,首師大,中央財經、人民大學
他說如果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能讓我看看這些大學,告訴我說如果你熬3年,然后你就能來這些學校學習,我一定能熬的住,因為我有目標了,為什么到最后我堅持不住了,就是因為沒有目標,不知道這么學習的意義在哪
所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目標,一個希望,一個為之奮斗的理由
你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跟他說1萬遍都不如真正的帶著孩子去大學去看一看
去一下大學的圖書館、食堂、操場。讓他們切身的感受一下大學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多么美好。
但是注意,這一招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效的,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
再比如如我一個同事家里高二的孩子不愛學習
于是他爸請了1個星期的假,帶著孩子在工地干了一個星期的力工,每天干的是最累的活,吃的是饅頭大白菜,住的工棚木板床。
一個星期下來孩子臉都綠了,據我同事回憶說孩子當時哭的涕淚橫流,堅決表示最愛的事只有學習,只想回學校。于是我這同事帶著他兒子吃了頓好逛了個商場,回去以后孩子果然能學進去了·········
最后:教育這件事最大的難點就是沒有一個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有思想的個體。如果有其他的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