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罵不管用,說教也不管用(要學會不用責罵來引導孩子)
昨天表哥打電話,說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小侄子,死活就不愿意上學讀書了。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現在每天回家不是關上房門玩手機,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根本不寫作業,每次大考小考的成績也是差得一塌糊涂。

表哥表嫂吵也吵了,甚至還動手打了,可是小家伙始終就是一句話:我就是不想上學了。
聽著表哥唉聲嘆氣,我也是替他著急,但還是把我的真實想法告訴了表哥: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太小,他們不想上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學習動力,不知道為什要學習,不知道學習對他們來說有什么用。
所以,打罵,干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
李玫瑾老師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講過,如果孩子不想上學了,父母可以帶她去四個地方看看,分別是,火車站,汽車站,高鐵站,飛機場,看看不同的人,在這四個不同的場合都是什么樣的表情和狀態。
關于這一點我有些不同意見,這四個場所確實能讓孩子感受到一定的差距,但是還不足以觸動孩子的內心,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不愿意讀書學習了,我建議你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 ,比你說教打罵一萬句都管用。
第一:工廠
前段時間看了一篇關于生產iphone的00后的報道,他們自嘲為“提桶者”。
人生就裝在一個桶里,為了便于遷徙,桶里有維持生活最低限度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工資到手,或是一旦覺得太累太苦,可能就會提桶跑路。
原本,周明覺得熬夜不是什么難事,他年輕,精力足,17歲上職高的時候,因為沉迷于一款槍戰游戲,跟幾個哥們兒在網吧熬過7個通宵。
到富士康后,為了每小時賺更多的錢,他選擇到金屬加工廠區,做的是給iPhone 12手機外殼拋光、研磨的工作。在噪音、機油味里,他一個人要負責十多臺拋光機,并且得一直來回走動操作,這樣的工作要持續一整夜。
第一個夜班下來,周明說:光腳站在地上都痛。如果要拿手機記步的話,一晚上至少要走5萬步。
校園之外,再無溫室可言。
大多數在工廠上班的人,都是上學時渾渾噩噩,沒有目標,沒有規劃,稍微遇到點挫折就直接輟學回家。
結果是,轉身來到工廠,每天像機器人一樣忙碌在繁忙的流水線上,看著一張張本該青春年少的臉上,顯露出來的疲憊和麻木,不禁為這些孩子們感到惋惜。
如果當時肯在學習上多花點心思,現在的你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情景?
社會就是這么現實,如果你不愿意吃讀書的苦,那你就必定要吃盡生活的苦。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了,你就帶著他去工廠轉轉。
告訴孩子:時間是公平的,當初你偷過的每一個懶,生活都會在日后加倍奉還。
第二:貧困山區
看過一部紀錄片《翻山涉水上學路》,在這部紀錄片里面,記錄了世界各地住在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每天是怎樣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去上學的。
對于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可能感覺冬天要早起,每天要做作業,還要參加各種輔導班,就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了。
但是你可能很難想象,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孩子們想要學習知識,想要看書學習,是要冒著生命危險才能實現的事情。
在上學路上,他們需要獨自穿越草原和沙漠、要克服超越零下50℃寒冷的嚴冬,劃船數小時、甚至攀爬懸崖峭壁才能到達學校。
如果哪天你發現教室里少了一個孩子,那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孩子在上學途中受傷了,甚至有可能意外失去生命了。
但是這仍舊抵擋不住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對學習的欲望。
因為,在這里的孩子們深深地知道: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自己唯有讀書這一條路可以走。
這個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讀書,每天就是想著刷手機,玩游戲,或者總是躺在課桌上呼呼大睡,你不要打他也不要罵他,找個時間,帶孩子去貧困山區看一看。
當你們穿著輪滑鞋在體育場肆意奔跑,當你們愜意一邊玩手機一邊啃著麥當勞的時候,這些孩子可能就正冒著嚴寒酷暑,翻山越嶺趕往學校。
看看那些比你還苦十倍的孩子吧,他們都在為了拼一個更好的未來努力奔跑,你又有什么理由中途放棄呢。
出生在大城市,你是幸運的,但是你也要清楚,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你的,可是父母不是萬能的,能決定你未來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人,只有你自己。
第三:工地
之前看到了這么一條短視頻,一位父親無意間發現自己的兒子竟然半夜偷偷躲在被窩里面玩手機。
于是這位聰明的父親做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第二天凌晨4點,天還沒亮,就叫醒孩子,帶著孩子一起去了工地。
孩子在家養尊處優的,家務活都沒干過,這一上來就是要搬磚,沒一會孩子就叫苦連天,可是父親卻嚴肅地說:不是不想上學么?那就早點接觸社會,看看這最簡單的活,你能不能干得好!
孩子畢竟是孩子,幾個小時之后,孩子累得癱倒在地。父親問:以后是想讀書還是想搬磚?兒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想讀書。
確實,讀書是很辛苦,很枯燥,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意志不夠堅強的孩子,在該上學讀書的年紀,貪戀網絡游戲,愛上了刷短視頻,享受這些東西帶給自己的短暫的愉悅和刺激。
但是有句話說得好:“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以后一定會讓你痛苦!”
看看那些在工地上辛苦維持生計的人們,難道他們不想坐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喝著咖啡么?
他們一定想。
但是,他們別無選擇,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像樣的學歷,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
他們可能連那張能自由進出商務樓的通行證都拿不到。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工地上看一看,要讓孩子明白:如果小時候我不逼你練就72變的本領,長大之后你怎么去應對生活中的81難呢?
奧巴馬在一次演講中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讀書是為自己而讀,不論是否有顯赫的家室、有無漂亮的外表,學習都是自己的事情,你的命運將掌控在你的手中。”
如果你家里有不想讀書,想輟學的孩子,一定要帶孩子到這3個地方看看,相信看完之后,孩子會對讀書學習這件事,有很多不一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