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賴床(我們家的小朋友賴床不是上學)
今早上送孩子上學,在校門口看到孩子同學的媽媽,就聊了一會,“你家孩子,賴床不,哎呀,我家娃那真是個讓人頭疼的起床困難戶啊!催了一早上,才好不容易把他拉起來!”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是啊,早上時間短暫,可是每位家長都在和時間賽跑,準備早餐,送孩子上學,還要趕著去上班。如果碰上孩子不愿起床,磨磨蹭蹭,那心中怒火必定是一點就燃,可是現在很多父母也都知道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但是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喊:“要遲到了,快點兒起床”“再不起床,我揍你啊!”你是不是也會不由自主的對孩子這么說?你這么說,雖然可能解決了當時的問題,但是,一早上在這樣緊張的氛圍里,孩子和家長一整天的情緒都可能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不僅會破壞你們的親子關系,也會讓孩子失去自信,這樣太得不償失了!
美國心理醫生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里寫道: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線,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對于孩子來說,會愛,孩子才能感受到愛,不會愛,對孩子就會有傷害。父母愛孩子,就應該去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去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一種愛的語言和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引導他,陪伴他,孩子感受到愛,自然會信任父母,而不是和父母對抗!
1,賴床
賴床不是一個好習慣,可能會上學遲到,然后影響一上午的學習和活動,而且如果孩子養成賴床的習慣,那么每天早上都將要和孩子展開一場斗智斗勇的起床拉鋸戰,所以,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
首先,我們得好好分析下孩子為什么會賴床!是不是孩子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質量不佳,睡的太晚了,做噩夢了?天氣太冷,孩子貪戀溫暖的被窩?
孩子意志力薄弱,貪戀被窩
找到了原因之后,就可以用有針對性,幽默又平和的話術來叫孩子起床了。比如,我經常會根據情況讓孩子覺得一天很有期待,然后趕緊起床,比如,今天是星期四,星期四一般會有她喜歡的體能課,那我就會說,寶貝,快起床了啊,今天你們的熊大哥哥會來給你們上你喜歡的體能課,你就可以跟小朋友們開心的做游戲,自由自在的蹦蹦跳跳呢!這樣激起她的興奮,她就很快樂的讓我給她穿衣服,梳頭,開開心心去幼兒園啦!有時候我會說,太陽都曬屁股了,再不起床,屁股都曬紅了”她總是覺得很有趣,就跟著我也說起這句話,一翻身就坐了起來。有時候,我會說:“眼睛醒了嗎?醒了就眨一眨。嘴巴醒了嗎?醒了就喊一聲!”這時候她也總是很配合!
孩子都是很可愛的,只要做父母的我們多用點心,總能幫助孩子順利的起床,開啟美好的一天,趕緊試試啊!
2 出門磨蹭
眼看著快要遲到了,孩子還是不緊不慢的去上上廁所,然后擺弄桌上的玩具,絲毫不急著出門,你可能又著急上火了:“快點兒,別磨蹭了!”“你就不能麻利點嗎?”“怎么還沒好?”“為什么你總是這么慢?”
相傳古希臘有個美麗的傳說。一位雕刻家深深愛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麗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摯的愛感動了愛神,愛神就賦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終雕刻家就和自己鐘愛的少女結為夫妻。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啟示我們,要想一個人發展的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這樣才能促使一個人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啟示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多表達自己對孩子期望的行為,你期待孩子成為什么樣,就應該把孩子往你希望的方向來塑造,你想要孩子解決拖拉磨蹭的習慣,就不能再強調孩子這種不好的習慣和意識。
清楚了這些之后,那家長應該怎么說呢?“媽媽覺得你今天比平時快了一點,要是能再快一點兒就更好啦!”“稍微快點好嗎?我們的小火箭都等不及快要發射了(我騎電動車送她上學)”
“你能稍微加快點速度嗎?媽媽有些著急啊!”
孩子太小,沒有時間概念
3,孩子不想上學
生活中,父母很可能會遇到孩子不想去上學的情形,這個時候,父母的回答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態度產生極大的影響。那么你的孩子說不想上學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不想上學。我還不想上班呢?”
“爸媽讓你去上學是為了你好”
“我辛辛苦苦地掙錢供你上學,你竟然跟我說你不想上學,真是太不聽話了!”
“去不去上學,可不是你說了算的”
孩子有時候不想上學和大人不想上班的情緒類似
孩子雖小,但是卻能聽得出來你話里的埋怨,指責和生氣的情緒。孩子會有不想上學的情緒就跟大人不像上班的情緒一樣,是很正常的,所以家長不要因此就惱羞成怒,而要首先耐心的傾聽和探究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不是學校規矩太多,孩子覺得不自由,不想去。
還是孩子學習遇到困難了,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
或者孩子是不是跟其他孩子相處的不愉快
觀察下孩子的狀態,是不是孩子心情不好,情緒不佳
上學并沒有讓孩子體會到樂趣!
你明白了這些就能很好的去跟孩子說:哈哈,媽媽有時候也不想去上班呢?你能告訴媽媽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嗎?
不想上學是因為在學校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發生嗎?
嗯,那你如果不去學校上學的話,準備做什么呢?
你可以不去上學,但是你得一個人待在家里,你想一個人待在家里還是去學校有朋友和老師的陪伴呢?
如果孩子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父母每日與孩子的溝通就如同澆水和施肥。如果只是采用本能粗暴的方法照顧呵護它,花就會不適應然后生病,萎縮,最后還可能會衰敗死亡! 父母如果在每日的溝通中都多用點心,多動用點智慧,那么孩子也能慢慢的把不好的習慣改掉養成新的好的習慣,逐步長大成為一個健康陽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