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您準備采取什么方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焦慮)
幼兒園是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站,很多父母在孩子到了入園年紀反倒焦慮不安,擔心孩子會不適應新環境。畢竟孩子從出生就一直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呵護下成長,孩子的一切事物無論大小都有人包辦。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而在幼兒園,孩子需要獨自面對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這樣的變化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不光孩子會有,就連我們大人也會感到不適應。
我身邊就有很多父母經常會詢問:
“我們孩子該上幼兒園了,需要提前學會什么呀?”
“我們還不會自己上廁所,幼兒園讓穿尿不濕嗎?”
“我們還不會自己吃飯,有老師給喂嗎?”
“我們還不會自己穿衣服,會不會凍著?”
……
其實,父母在孩子剛入園時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擔心孩子不適應新環境,哭鬧不止;擔心孩子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擔心孩子不會和同學好好相處等等。
01 孩子入園,父母焦慮
父母有這些擔心很正常,但大可不必過于焦慮,否則這種負面情緒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也跟著焦慮不安,給后期的入園工作增加困難。
很多孩子最開始對幼兒園并不排斥,而是從父母、長輩的言談舉止中逐漸感受到對自己即將入園這件事的擔憂,潛意識里也就認為幼兒園不好,上幼兒園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并且開始抵觸幼兒園。
朋友家孩子就是這樣,3歲入園時本來很開心,每天都很期待去幼兒園,自從聽見奶奶和別人聊天時,總說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適應等等,慢慢地也就開始抵觸幼兒園,不愛去了。
所以,要想讓孩子順利入園,父母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放輕松,要相信孩子是可以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的,不要把自己的擔心和焦慮情緒表現出來,要積極引導孩子順利入園。
那么父母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緩解自身的焦慮,幫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02 父母需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幫助孩子順利入園
想要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擺脫入園焦慮,在入園前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做好以下準備工作。具體從7個方面入手:
第一:教會孩子自主大小便
孩子入園的年齡一般是3歲左右,3歲多的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大小便的。無論之前孩子會不會,既然決定要送孩子入園,那么爸爸媽媽就該有目的地引導、訓練孩子自己大小便。
要知道,幼兒園一個班的老師要看很多孩子,如果寶寶在幼兒園里有了便意卻不知道自己去如廁,而老師也沒能及時發現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會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尿褲子或者拉褲子。
換洗褲子事小,而這種體驗卻極有可能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一定的傷害,給適應過程增加難度。
第二:教會孩子自己吃飯、喝水
寶寶在幼兒園里的吃飯問題是很多父母特別操心的,尤其是那些在家自己不好好吃飯,還需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追著喂飯的寶寶的家長,會特別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里吃不飽飯。
所以在入園前,一定要訓練好孩子能主動坐在桌前,自己用小勺好好吃飯、喝湯,不要想著老師會喂,班里那么多孩子,老師能顧得上誰?
除了吃飯,喝水也是一個大問題,一定要提前教會寶寶用敞口杯喝水。因為在幼兒園,孩子們喝水的杯子都是那種不銹鋼的敞口杯,如果孩子在家喝慣了吸管杯,在幼兒園突然改用敞口杯喝水就會不習慣,甚至有些孩子不會喝,灑得滿身都是。
孩子如果在幼兒園總是不會用敞口杯好好喝水,那么慢慢的他自己就會有意識地減少喝水的次數,甚至是不喝水,以此來減少灑水的幾率。
試想,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整天整天的不喝水,那么就會增加生病的幾率,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三:引導孩子養成午睡的好習慣
很多小朋友在家,要么是有上、下午各睡一覺的習慣,要么就是瘋玩一整天不睡覺,等到了晚上7、8點鐘的時候再連夜睡一個大覺。
但是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每天午飯后都會有2個小時左右的午睡時間,所以在入園前,也要讓孩子養成午飯后睡午覺的好習慣,這樣也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第四:培養孩子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在家里,都是一大家子人看著一個寶寶,只要孩子稍微有一點不高興,全家人都揣摩寶寶的心思,想方設法逗寶寶開心。但是在幼兒園里,一個班的孩子那么多,老師并不能時時刻刻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情緒以及想法。
因此,平時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培養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口渴了要能主動告訴老師想喝水;想大小便了要能主動告訴老師想去廁所;有任何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也都能及時和老師尋求幫助。
第五:帶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及周邊環境
有條件的話,一定要提前帶孩子多去即將就讀的幼兒園看看,感受一下幼兒園周邊的環境和上下學的氛圍,也可以看看其他孩子在幼兒園里玩耍的情景。
多帶孩子去幾次,和孩子多念叨念叨上幼兒園的事情,告訴孩子,你長大了,馬上就可以像其他哥哥姐姐一樣來這里上學,一起玩耍了。讓孩子對這里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第六:帶孩子一起準備入園所需要的物品
一般在入園之前,幼兒園都會提前召開新生入園會,告訴家長需要提前給孩子們準備好哪些物品。
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采購準備這些東西,讓孩子參與進來,有獲得感的同時也給孩子帶來一種儀式感:我長大了,我要上幼兒園了!
當孩子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進來的時候,他對于即將入園的不適感也就消除一大半了。
第七: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大部分寶寶上學的第一天甚至是第一個星期都會哭得稀里嘩啦的,會有不適感,這就需要爸爸媽媽提前給孩子做好入園的心理建設,增加寶寶對幼兒園、對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熟悉感與認同感。
除了上面提到過的,提前帶孩子去熟悉幼兒園環境,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讀繪本的方式,帶孩子提前感受一下幼兒園里不一樣的的生活、學習情況,給孩子講一講上幼兒園的趣事,認識一下幼兒園里豐富多彩的游戲,以及課堂上的情景,培養孩子對幼兒園的期待和向往。
03 寫給父母的建議
孩子在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出去闖蕩。幼兒園算是孩子們適應社會的第一站,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順利入園,是我們每一位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提前做好準備,幫助孩子認識幼兒園,愛上幼兒園,那么孩子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太過于擔心和焦慮,提前教會孩子一定的生存技能,孩子會很快適應新環境,并且愛上幼兒園的生活。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適時放手。
孩子上幼兒園,你準備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