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到對孩子不大吼大叫(怎樣才能改掉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毛病)
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可以培養的。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更加出色,就要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但是怎樣不靠大吼大叫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明確要求,嚴格執行。二、針對孩子的表現及時鼓勵。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四、防微杜漸,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一、明確要求,嚴格執行
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要求,父母要交代的詳細明確,讓孩子能夠清楚明白,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絕不能含糊其辭,讓孩子自己去理解,因為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所謂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對孩子提了明確的要求,還要監督孩子實施,對自己提出的規矩不能輕易退讓,更不能輕易改變。父母首先要做到榜樣的作用,這樣有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針對孩子的表現及時鼓勵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進行贊美,孩子更是如此,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得到別人的關注。所以父母要抓住適當的時機,針對孩子的表現及時鼓勵。
鼓勵孩子的方法也有多種,比如說一句贊揚,一個擁抱,甚至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不僅如此,贊賞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不能敷衍,要讓孩子真切的體會到,父母確實是為他感到自豪。同時鼓勵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具體到某一方面或者說是某一行為,要讓孩子準確的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應該受到贊賞,而不是籠統的夸贊,因為越具體的夸贊孩子越容易相信。
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從道義上講,科學教育子女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父母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獨立思想,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認識,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防微杜漸,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也或多或少都會有不良的行為習慣,對于孩子的行為,父母不能聽之任之,不能采取無所謂的態度,而是一定要把孩子的壞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要知道,很多違法犯罪的行為就是小時候養成的壞習慣,父母并沒有加以制止,比如說小偷小摸,等到長大之后就發展成了違法犯罪,為時已晚了。
對于孩子身上出現的不良行為習慣,父母要幫助孩子及時矯正,當然一定要耐心,不能著急,更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要相信孩子總能克服。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我們無法確定讓一個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究竟需要多長時間,但是父母應該做好心理準備,持之以恒,培養孩子養成優秀行為習慣,可以使他終身受益。